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诺贝尔奖

获诺贝尔奖对科研工作者最好是意外收获

时间:2010-10-08 02:10来源: 作者: 点击: 53次
             
  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斯·佛勒斯特罗姆(Anders Flodstrom)率领的诺
贝尔奖评委代表团3月22日~24日访问我国,3月23日代表团在清华大学主楼做客
“清华论坛”,主讲“诺贝尔奖与科学发现”。论及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得诺贝尔
奖时,评审委员肯定地说,“清华学生在今后40年内会得诺贝尔奖”。
  还有一个说法是,在访华动身前,佛勒斯特罗姆就做出了一个预测:如果在
今后5~10年中出现中国的诺贝尔获奖者应该是不太出乎意料的事,而且获奖的第
一个领域应该是在医学或生理学学科。
  与杨振宁的“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的看法不同,佛勒斯特罗姆的预测可能
更能让所有国人都振奋。当然,佛勒斯特罗姆所说的中国人获奖是指中国内地科
研人员获奖,而且这个10年内获奖应当是自然科学领域。如果客观而理性地理解,
如果佛勒斯特罗姆说的不是客气话,这个预测应当说既对国人是一剂强心针,又
是一种兴奋剂。
  所谓强心针是指佛勒斯特罗姆的预言是一种正面鼓励,不仅让有着浓郁诺贝
尔奖情结的国人看到了希望,而且表明国际上或者确切地说是诺贝尔奖评委已经
开始正面评估,或充分注意到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特别是医学或生理学学科中
的成就和发现。
  屈指数来,我国在分子生物医学、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癌症防治,器官移
植、心血管病的防治、干细胞研究(再生医学)、艾滋病防治、基础医学、传染
病的防治方面做出了许多国际一流或领先的工作和成果。例如,参与了国际人类
基因组测序,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迄今,我国研究人员已完成1500个人类重要
生物功能与疾病相关新基因的研究,其中功能明确并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功能基
因160个,功能明确并用于新产品研制与开发的新基因2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并已与企业或药物研发单位合作开展药物靶标或生物技术药物前期开发的新基因
8个。此外,在胃癌、肺癌和食道癌防治及相关基因研究、器官移植和干细胞及
组织工程研究方面,我国研究人员都有重要的发现。
  我国在生物医学方方面面的成就都有可能被诺贝尔奖评委关注或筛选出来作
为评奖的依据。即使上述种种发现和成果中还没有足以让评委们认可获奖的东西,
在未来10年内又何尝不会出现重大的医学发现和成果,让我国学者获诺贝尔奖实
至名归。尽管诺贝尔奖的筛选和评奖通常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但也不乏某年
获得成果,翌年就得到诺贝尔奖的先例。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医学院神经学、病毒学和生物化学教授斯坦利·普鲁西纳1996年宣布发现了普里
昂蛋白(Prion,又称朊病毒)导致疯牛病,1997年就因此成果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另一方面,佛勒斯特罗姆的预言也可能演变为一种兴奋剂。在此预言下,会
不会出现第二个黄禹锡或黄禹锡事件。如同其他领域一样,我国学术存在造假和
一些“表面浮肿”的虚假繁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争取早日获
得诺贝尔奖的目标就很可能为造假推波助澜。
  我国文化中的得奖情结也是一个诱因。就连佛勒斯特罗姆都认为,“中国人
对得奖情有独钟,不是吗?从奥运金牌,到奥斯卡奖,把诺贝尔奖与体育竞赛和
好莱坞并驾齐驱,这可能是那个叫诺贝尔的老头都想不到的。”这样的观念和心
态难免导致急功近利和虚假的做法。
  获诺贝尔奖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踏踏实实地做事,以科学的成果推动社
会前进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诺贝尔奖以及其他各种世界大奖的授予和发展历史证
明,任何为了获奖而进行的研究或工作都难以获奖。研究者只有心无旁骛地研究
和扎实工作之后,才能取得成就,诺贝尔奖或其他大奖才会幸运地降落在他们头
上。
  所以,不论佛勒斯特罗姆的预测是否只是一种善意的安慰,我国研究人员最
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地搞研究,而把获诺贝尔奖最好当作一种意外收获。
   (田园)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