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苏智先揭秘植物家族DNA的人

时间:2006-04-07 09:43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00次
  人物档案

  苏智先,1956年生于四川苍溪,现为绵阳师范学院教授、生态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生态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1988年,苏智先获得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生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克隆植物生态学,数字化与环境信息技术,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生态环境工程。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11部,获得国家和部省级政府科技成果奖4项。

  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药物模仿天然植物合成,四分之一的药物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或以植物为原料制成。如果有一天,大量的生物物种消失,那么,用什么来医治未来人类的伤痛?

  这样的诘问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迅速消失。物种一旦消失,就不能恢复,一个物种的消失,将会影响到20—30种物种的生存。尤其令人惋惜的是,人类对有些物种价值还没来得及发现或利用,它就消亡了,从而彻底失去了一个独特的基因库,这对人类是极大的损失。

  接受采访时,生态学家苏智先教授话题直指生态学研究核心。他简短平实的话语,显露出深深的忧虑。在他2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其主要研究方向也由此展开———植物生殖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克隆植物生态学,数字化与环境信息技术,生态农业,生态环境工程……他在国内最早开始木本植物克隆课题研究及植物生殖生态研究,他是我国创建保护生物多样性机构的人。

  “作生态研究的人,一定要有吃大苦受大累的思想准备,要有忍受寂寞的坚强毅力。”

  1982年9月,苏智先大学毕业就来到卧龙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他从事科学研究的起点。

  每天早上8点,苏智先打好绑腿就从观察站出发,在野外采集标本和收集数据,晚上再赶回。身上带的馒头一会儿就变得又冷又硬,但这是他别无选择的午餐,晚上回到帐篷,便开始整理一天的数据。有时半夜冻醒了,苏智先就往铁皮炉子里添加柴禾,等着炉火把寒意驱走。在野外,苏智先曾掉进10多米深的冰洞里,费了很大周折才爬起来。还有一次,苏智先不知不觉忙到下午6点,独自一人在野外工作的他迅速回撤,但冬天的夜晚来得快,在暮色沉沉的森林里,只剩下雪花飘落的轻微响声,苏智先镇静下来,决定朝着对直方向往上爬,直到晚上9点,苏智先才摸回住地。

  三年以后,苏智先带着学生再入卧龙。路途中苏智先感冒了,伴随严重的腹泻。为了不耽搁学生实习,他坚持走上了海拔1920米的卧龙。学生们发现,平时身体素质一流的苏老师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但苏智先坚持工作,后来他突然感到天旋地转,从5、6米高的楼梯上摔下来……醒来时,苏智先发现自己正躺在映秀医院里。在卧龙的卫生所里,医生吓坏了,找不到他的血管:腹泻使他严重脱水,血管都瘪了,输液的难度很大。映秀医院的医生说,再送来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1997年,在东北林业大学攻读博士后的苏智先带着两名助手,承接国家林业部中国珙桐现存量分析课题。由于考察点被泥石流阻断,他们雇请山民把仪器背到那里,为了取得准确的测量数据,他们爬上树,借着电筒的灯光,把数据输出来。这一年,从3月到7月,苏智先带着助手,3个多月跑了7个省40个县,行程10万公里以上。最艰苦的要算在云南怒江峡谷考察了。高黎贡山的一些考察点,坡度60度左右,站在上面人不敢往下看。他们不能直接对着崖壁上山,如果要走更直的路,膝盖就可能顶在陡峭的悬崖上。完成取样后,苏智先不顾一切地往山下冲,途中下起了大雨,回到实验站,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

  有人评说,苏智先是“在山顶洞人的条件下从事研究”,苏智先淡然一笑:“搞自然科学就是这样,你必须在野外,必须随时和你的研究对象在一起,书斋里永远走不出优秀的自然科学家。”作为博士生导师,他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野外工作经历:“作生态研究的人,一定要有吃大苦受大累的思想准备,要有忍受无边寂寞的坚强毅力。”

  开拓“克隆植物生态学研究”新领域,慈竹研究是个好的突破口

  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川是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任重而道远。苏智先认为,寻求适合本土生长的植物,必须注重两个最基本的选择:达到保持水土的根本目的,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通过细致的层层筛选,苏智先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慈竹。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苏智先从没停止对慈竹的研究。他在慈竹典型无性繁殖的个案中,系统地进行了克隆植物生态学研究。1988年,北京林业大学关经蔚院士对苏智先的论文答辩评价说,慈竹是国内目前最理想的保持水土植物,苏智先的论文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他首次探索出慈竹的年龄鉴定方法,解决了慈竹年龄鉴定多年存在的难题;揭示了慈竹克隆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为慈竹克隆植物种群的生态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的研究揭示了慈竹典型的克隆繁殖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慈竹种群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对慈竹开发利用和可能的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慈竹资源开发提供了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探索出了慈竹克隆植物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价值。目前,苏智先的慈竹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长江防洪林生态建设工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1990年,台湾知名教授郝道猛访问大陆,郝教授提出希望与大陆同行苏智先会面,从此开始了海峡两岸克隆植物研究的交流历史。他们的交往充满戏剧性,当时,渴望见到苏智先的郝道猛教授接连发出多封特快信件,然而不巧的是,苏智先正在野外考察,这些信件自然也就没有回音。后来,郝道猛教授灵机一动,在信封的显著位置写上“本人不在请领导拆转”字样,苏智先才被学校的电报召回。

  郝道猛教授一直关注着大陆生态学研究。从1985年开始,一个陌生的名字开始活跃在大陆生态学学术界,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视角,吸引了郝道猛教授,他就是苏智先。1989年,苏智先编著《生态学概论》一书,在国内50多所大学做教材使用。该教材第一次将生态学从各种枝节理论上升为系统独立的学科,1991年,全国高等教育教材研讨会上,苏版《生态学概论》引起广泛好评,修订版成为统编教材,在全国90余所大学中使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招考研究生,本书成为指定教材。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