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中科院联合成功筛出鼻咽癌高危患者

时间:2011-12-21 00:00来源:中山大学 作者:
  日前,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邵建永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综合医院等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通过对大样本量鼻咽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利用检测7个鼻咽癌相关基因,能够把高危鼻咽癌患者从普通患者中挑出来,不仅可以预测鼻咽癌患者复发风险和生存预后,还能够指导临床实施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自2005年开始,邵建永课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来自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区的1268个鼻咽癌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在18个前期研究或文献报道过的与鼻咽癌病因、浸润和转移、肿瘤血管生成等相关基因中,筛选出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等7个与鼻咽癌病人生存预后最为密切的基因,结合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参数,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筛选出431名高危患者,其他归为低危组。研究人员临床5年随访追踪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被归类为低危组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87%,而高危组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7.7%。



  邵建永教授指出,临床治疗前就对鼻咽癌患者进行评估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有望改变目前的治疗策略。比如,对于低危的鼻咽癌患者,临床可以采用温和的治疗方案;对于高危的患者,临床应该采用更为积极的方法,比如加大放射治疗的射线剂量,或者放化疗结合加上分子靶向治疗等。他同时指出,该成果还需要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认其对鼻咽癌病人个体化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该研究论文已发表在肿瘤临床诊治权威专业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我国是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而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都是高发区,发病率比其他大部分国家、地区高100倍以上,因此鼻咽癌有“广东癌”之称。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