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农林牧渔

追记我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仁崔教授

时间:2006-06-05 08:46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884次
  晨曦中,被稻田环绕着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显得异常肃穆,仿佛在默默地呼唤一个人的名字。三楼一间拥挤的办公室里,书籍杂志堆满了半个房间,书桌上摆放着几份未完成的手稿,似乎还在等待着主人的到来。然而,它的主人已于两个多月前永远离去了……  

  今年3月21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仁崔教授在赴海南三亚的育种基地工作期间,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今天,置身在福建农大校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杨老师的音容宛在,精神犹存,正给广大教师学子以无尽的启迪、感动和鼓舞。  



“会拼才会赢,创新才会有出路”  

  “我不久前还采访过杨教授,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逻辑严密的谈吐、旁征博引的交流,无不让人感到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忧国忧民的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校报编辑蒋崇乾老师这样深情地回忆说。他告诉记者,杨教授经常忧心忡忡地说,随着土地不断减少,人口急剧增加,到本世纪中叶,粮食问题必将困扰全世界,如果能培育出适合中国栽培的超级稻,中国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就可高枕无忧了。“正是受这种忧国忧民思想的驱动,他无怨无悔、吃苦耐劳,努力攀登水稻遗传育种一个又一个世界高峰。”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杨仁崔教授步入超级稻稻种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奋斗,终于在2001年8月培育出超级稻e特优86和特优175,其中特优175的亩产达1185.5公斤,超过由印度人保持了四分之一世纪的亩产1184.7公斤的世界纪录。这是水稻育种继矮化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第三次水稻育种革命取得的新突破。  

  杨教授是福建晋江人,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性格在他身上不但得以体现,更得以升华。“在科研中常常会碰到难啃的‘硬骨头’,杨老师就告诫我们:当意识到用传统方法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勇于创新,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会拼才会赢,创新才会有出路’。”杨教授当年的弟子、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的张书标副教授这样告诉记者。  

  现有杂交稻不育系都存在“包穗”问题,即穗子不能完全抽出叶鞘的遗传缺陷,影响了水稻种子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弥补这一“先天缺陷”的传统做法是喷施化学药品赤霉素(俗称920),此举不仅成本高,而且有污染,过多施用还会造成种子质量下降。而解除杂交稻不育系包穗是国内外水稻专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杨仁崔教授另辟蹊径。从1997年起,他采用核辐射和常规生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办法,直接诱变待改良品系,以获得一种能够解除包穗、增强水稻生理机能的基因——水稻高秆隐性基因(eui),达到遗传解除包穗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配置了优势明显的高秆隐性杂交稻,又称e—杂交稻。其后他又把这一技术应用到超级稻上,成功地育成了新型超级稻品种。  

  e—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使得杂交稻种子生产不再依赖喷施“920”也能高产,降低了杂交稻种子生产的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种子质量,使杂交稻的育种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05年9月11日,杨仁崔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又率先育成超级杂交糯稻和巨胚杂交稻,每亩可增产100—200公斤,最高亩产量可达700公斤。巨胚杂交稻使稻米的营养价值大为提高,适应了当代人喜欢质优、味美、营养又无污染大米的需求,具有独特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将对我国农业尤其糯稻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农业部张宝文副部长来信热情洋溢地肯定了这项成果。  



“搞农业研究的最富有,因为田里有金元宝”  

  杨仁崔教授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水稻育种事业。他常年往返于学校、海南岛育种基地等地。水稻育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非常高,为了不出纰漏,杨教授总是亲自下田播种、耕耘、收割,常年在农田里风吹日晒。  

  海南三亚滕桥镇的福建南繁育种基地是他最后工作的地点。“3月8日,杨老师从三亚出发,坐了20多公里的长途汽车风尘仆仆地来到基地。”最后时刻跟随在杨教授身边的学生林龙湘,向记者勾勒出导师当时的工作情形:他一放下行李就下田,去观察育种进展情况,在田里一直呆到下午三四点钟;第二天又赶到陵水的四川农大水稻基地洽谈合作项目;10日早上再回到基地察看庄稼,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三亚与合作单位会谈。下午,小林突然接到消息,杨教授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生命垂危。“他这么忘我的工作,一定是被累垮的。”林龙湘悲伤地说。  

  杨教授的爱人蔡碧茹老师告诉记者,从1973年起,杨老师就开始到海南三亚育种基地搞科研。那时基地的条件差,他和同事、学生都住在黎族兄弟的小棚屋里,没有自来水、没有电,自己动手打柴烧饭,成天泡在水田,成了不折不扣的农民。为了工作,杨教授多个春节都是在海南度过的,蔡老师也曾跟丈夫一起在三亚育种基地过年。“看到那里艰苦的条件,我心里十分难过。但老杨却总是乐呵呵的,大年初一还要卷起裤脚下田。他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搞农业研究的最富有,因为田里有金元宝’。”提起往事,蔡老师眼眶不禁又湿润了。  

  博士生黄荣华曾跟着杨教授多次到海南基地。“记得有一年冬天,当时正在做长穗颈不育系的选育工作。杨老师每天都起早摸黑泡在田里,一天至少有十个小时。因为怕鸟会来吃种子,每天早上五点多,我们大家还在睡觉,杨老师就已经早早起床去田里赶鸟去了。”蔡碧茹老师告诉记者,由于长年泡在水田里,十多年前杨教授就患了一种划痕病,身上一抓就痒,一直无法根治。  

  海南岛可以种三季水稻,杨教授于是夏秋季在福建,冬春季下海南,一年三季,三十多年中他已种了近百季水稻。“他一门心思钟情于育种实验,出差返校或出国归来,经常是先到实验室或田头,了解完工作情况再回家见妻儿。”长期与杨教授共事的陈宜大副研究员这样说。  



“做学问就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  

  杨教授的硕士生张静还记得自己刚到导师身边的情形。前年9月,张静从山东农大考入杨教授门下,导师叫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水田干活。盛夏烈日高照,杨老师带上草帽就领着新弟子下田了。小张是北方人,这是她第一次见识水稻。“你学的是农,农田实践这一关一定要过。”导师一边教小张辨认水稻,一边这样开导她。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如今,张静成了水田里的一把“好手”,插秧、施肥、灌溉、收割样样精通,自己也顺利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学农就要懂农,杨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无穷。”  

  杨仁崔教授常对学生们说,水稻育种是一项“沙里淘金”的工作,它与物理、化学试验不一样,外部干扰因素很多,气候、土壤、遗传与表现的特殊性都会直接影响到育种的成败,所以一定要亲历亲为,来不得半点马虎。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杨教授对自己的学生也是严格要求。学生的每篇论文他都认真把关,并要求弟子们要瞄准那些处于前沿的科研项目,选题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张书标副教授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硕士生在做论文时,因为需要调查的数据太多,就请了几个同学帮忙测量,结果让杨老师发现了,批评了这位学生一顿。杨老师说,没有亲手做调查,怎么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让他动手重做。“杨老师经常告诫大家,做学问一定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  

  阳光下,挂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墙上的六个大字——“希望在田野上”,金光闪闪。这是杨教授的追求,更是他的嘱托。他所拥有的希望与梦想将会在绿色的田野上得到永生。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