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世界面临大流感考验(2)

时间:2005-10-27 09:08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11次


  黄嘴天鹅每年往返于东亚和西伯利亚草原间,飞行3000公里。这幅充满诗意的“鸟的迁徙”画卷,是候鸟在自然演化中,经过艰难的适应后千百代保留下来的独特的生存之道。2004年,这一壮阔生命景象因为法国纪录片《迁徙的鸟》在全世界热映,变得世人皆知。

  那时候,禽流感掀起的恐慌已经使成千上万的禽鸟“感染者”死亡。但直到2005年7月,中国青海湖发现大约6000多只候鸟死亡,而死亡的原因最终被证明候鸟感染禽流感时,我们才不得不承认,《迁徙的鸟》的导演本意要展现自然和谐和生命的美好,但他无意间描绘了候鸟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性:这是比家禽更加危险的传染途径,可以把禽流感病毒带到世界的任何角落。

  中国科学家刘金华、雷富民、高福等人的研究文章《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型病毒对迁徙鸟类的感染》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文章论述了他们在青海湖发现的情况。中国科学家从患病和死亡的候鸟的咽喉及排泄物中分离到了病毒,并对它们进行基因组测序,结果证实正是H5N1型病毒,代表禽流感病毒高治病性的三个基因全部存在,但基因组序列与已知的H5N1型病毒并不完全相同。

  这种不同是人们所担心的潜在危险,科学家在青海湖感染鸟类身上获得的病毒证明,H5N1型病毒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或者它根本是一种早已存在而未被人类认识的新病毒变种。

  刘金华、雷富民、高福等人的文章研究了候鸟迁徙地路线,试图找出这些病毒的来源。他们认为:增强毒力的基因重组,很可能发生于候鸟在东南亚等地越冬时,再由候鸟春季迁徙到青海湖地区。

  在同一周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香港大学微生物学专家管轶和同事发表了针对青海湖禽流感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认为,候鸟感染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来自中国华南地区。

  虽然对于青海湖候鸟禽流感病毒的来源存在争议,但科学家们共同证明了一个事实:禽流感已经通过候鸟远距离传播。禽流感不再是某一个地区小范围内发生的事件,而是可能引起全球性传染的威胁。刘金华、雷富民、高福等人的文章里说:“由于在青海湖育雏栖息地的鸟可能与来自东南亚、西伯利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许多候鸟一起在东南亚聚集,新型禽流感病毒可能成为全球性的威胁。”

  管轶提出了未来禽流感传染可能的路线。他说,禽流感可能从土耳其穿越地中海到达西欧;也可能从亚洲通过中东到达非洲;还可能从地中海南下,沿印度洋海岸线蔓延。在他的预测中,非洲、太平洋海岸可能被感染的国家,经济水平不高,对传染病的控制能力也比较差,如果禽流感传染到这些地区,全球流行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科学家们对青海湖候鸟死亡事件的调查显示,事情出现了两个危险的征兆:一是候鸟中发现禽流感感染,它意味着病毒获得了一种高速的“交通工具”,可以被带到世界各地;另一个更危险的征兆是,禽流感病毒不仅感染了数以千万计的家禽和野鸟,还在2年的时间里感染了超过100名人类患者,以及猪、猫等哺乳动物。这表明病毒有跨越“物种障碍”的趋势,有可能很快出现能在人际传染的株系。

  这意味着,禽流感全球传播和变异的链条将随候鸟迁徙而形成。高致病性禽流感“从局部到全球,从禽鸟到人类”流行的风险,就蕴藏在这条链条之中。

  飞翔的候鸟不再是自由浪漫的象征,它们像是长了翅膀的定时炸弹,没有人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降落到何处,降落后是一颗“哑弹”还是会引起爆炸。香港大学微生物学专家管轶对记者说:“家禽不会飞,容易控制,候鸟不一样,我们对它无能为力。”



  从鸟到人:致命一环

  在高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全球传播和变异的链条上,从禽鸟到人的传播,将是灾难性的、致命的一环。而现有的禽流感病毒是否已经演化出人间传播的能力?这是所有人最担心的问题。

  从禽流感已经具有感染哺乳类动物的事实可以证明,它已经不再“安分守己”,这种病毒已经出现了变化。

  禽流感最早的记载可以追踪到1878年的意大利,100多年间,它只在鸡、鸭、鸽子等禽类间传播。1997年香港禽流感的爆发,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疫情爆发。这一次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一名3岁的香港男童因感染禽流感而死亡。这也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为了阻止H5N1禽流感病毒进一步向人类传播?香港特区政府宰杀了130万只家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记录,自2003年12月26日至2005年10月10日,全世界共报告117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60人死亡。所有报告出现人感染病例的国家中,越南共计91人感染,其中41人死亡;泰国共17人感染,其中12人死亡;印尼共5人感染,其中3人死亡,柬埔寨共4人感染,全部死亡。

  到目前为止,亚洲出现的禽流感病人,都是通过与禽类直接接触,被禽类直接感染禽流感的,还没有证据证明禽流感已经具有人间传播的能力。

  导致人类死亡的禽流感病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存活很久,在粪便中间能够存活105天,在羽毛中间能存活18天。世界各地新闻中报道的禽流感患者,大多是农场工人、动物医生、自己家饲养家禽的农民,他们都有很多机会与家禽接触。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和免疫学部门的教授厄尔·布朗说:“病毒从被感染的鸟类的粪便中释放,如果高浓度的病毒吸入鼻中或呼吸道,肺部就会被感染,病毒就会传播到全身。大多数高致病型H5N1感染者都和被感染的家禽有过接触,一些患者食用过没有煮过的被感染的家禽,所以食用生的被感染鸡或鸭很容易感染上高致病型H5N1。”

  但是,这个现状并不能让我们松一口气,因为病毒有着超乎寻常的适应能力,它们是靠迅速的变异而生存下来的,理论上讲,禽流感病毒也不会例外。而且,以往发生的流感流行都证明,一些看似没有危险的流感病毒,在变异或者与其他流感病毒结合重组后,都会变成对人有致命威胁的病毒。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都是人类流感病毒和两三种来自禽流感的新基因结合造成的。

  厄尔·布朗教授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说:“从我个人使用老鼠了解基因改变的过程,猜测H5N1可能需要大约12次连续的人与人传播才能适应人类环境。我希望将来能够从病毒基因序列方面来预测病毒的活动。”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