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农林牧渔

抗虫棉成为农业“先锋作物”

时间:2005-11-04 08:33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52次
  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上,已经抢占了制高点。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领衔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目前已经战果辉煌———到1999年,他们的双价抗虫棉通过商品化生产的安全性评价之后,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0%左右的速率递增;到2004年,我国国产抗虫棉的种植面积首次超过美国抗虫棉;2005年,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达到73%,达到3600万亩;有46个抗虫棉品种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审定。转基因抗虫棉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先锋作物。  

  棉花是我国国民消费和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棉花生产的兴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随着化学农药在棉花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棉铃虫的抗药性急剧增强。1992年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大暴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多亿元,对我国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1993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了27%;棉农无不谈虫色变。1991年,我国“863”计划启动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学家郭三堆等科研人员利用现代基因工程高新技术,将可以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Bt杀虫蛋白基因转到了棉花中,该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害虫的消化系统,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其核心技术2001年作为专利被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金奖。它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2002年,该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十多年来,经过我国农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抗虫基因不断刷新,抗虫基因构建由单价到双价;由单抗棉铃虫到抗病、抗蚜虫等多抗。从1999年起,郭三堆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与邯郸市农科院合作,开展了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研究,他们将基因工程技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攻克了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世界性难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创建了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能够直接应用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新体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整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今年,该成果通过了成果鉴定。从此以后,我国的转基因抗虫棉也能像杂交水稻一样,产量实现大幅度大面积攀升;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在推广应用后的增产量与目前我国1000万亩棉田的总产量相当,其以后的全面推广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能直接增收超过48亿元。

     种植抗虫棉可减少农药用量60%~80%,保护了环境和生态平衡;由于大幅度降低虫害程度、提高产量,促进了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国产抗虫棉在1999年~2005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7亿亩,为国家和棉农增收节支约228亿元~279亿元人民币。作为国产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的代表,它率先代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走出国门,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