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记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郭亚军和他的创新团队

时间:2009-02-05 01:41来源:不详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33次
这是一个完全由“海归”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也是一个把科研成果真正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仅2008年,他们就发表SCI论文17篇、申请专利5项。“一年来,他们所取得的成果,比一个普通团队多年来取得的成果还要多。”有人感叹。  



  这个团队就是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攻关群体。让我们报出他们的名字:王皓、赵健、戴建新、李博华、侯胜、寇庚……领军人物就是研究所所长、中心主任郭亚军。  



  奇迹总是由坚持不懈的人创造的。自斩获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大奖后,郭亚军和他的科技创新团队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继续抒写着辉煌。  



  深冬腊月,细雨飘飘,记者来到第二军医大学,深入采访了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科研,向肿瘤细胞“开炮”  



  高高的个头,轩昂的气宇,儒雅中透着刚毅,言谈中仍少不了书生气,更彰显了普通科技工作者所不具备的管理者气质,他就是该团队的领军人物———郭亚军。正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系列开创性的重要科学发现奠定了团队发展的基石。  



  郭亚军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培养出来的第一名博士,并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刘新垣院士的指导下成为我国第一个医学博士后。  



  “吴老当时敏锐地意识到,肝癌的治疗仅靠手术是不行的。”为此,1989年,博士后刚刚出站,郭亚军便远赴美国哈佛大学做了访问学者,主攻方向是肝癌的综合治疗。  



  “我在美国,有一天做完器官移植的单克隆抗体实验后突发奇想:肿瘤的可怕就在于它会欺骗人体免疫系统,无法产生抗体。如果将一个具有提呈肿瘤抗原的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形成一个杂交细胞,令机体‘聪明’地将它识别杀死,这不是最简单的去肿瘤方法吗?”郭亚军回忆道。  



  1994年2月,《科学》杂志刊登了他的这一原创性论文。1997年,他主持的人体识别肿瘤细胞疫苗在德国一期人体临床试验获得成功,成果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国际上评其为“当今最有前途和实用价值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四大经典肿瘤疫苗制备方法之一”。  



  如今,这一成果已成为他们开发抗体类药物的“源头”。同时,利用该项成果进行的肿瘤疫苗研发已在美、德、英、法等6个国家展开。  



  正是在这一原创性成果的基础上,该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并一举拿下了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联盟,要瞄准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产学研联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真正能通过产学研联盟把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郭亚军和他的团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5年11月,历经8年艰辛,他们终于推出了治疗中重度内风湿性关节炎、重度牛皮癣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特效药“益赛普”,该药是我国首个批准上市的抗体类药物,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外第二个能生产此类药物的国家。这一发明为他们赢得了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郭亚军很久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1999年,他开始关闭自己在美国条件优越的实验室,带着团队从零开始成立了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开始了抗体类药物的研制。  



  这时的郭亚军,充分发挥了一个领军人物的才华。在团队的配合下,他开始了在高校实验室、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来回穿梭,其角色也在科学家和管理者之间来回转变,显示了出色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  



  正是他的斡旋,以及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与支持,在中信国健等3家企业的紧密合作下,该团队建立了抗体大规模筛选、高效表达、中试平台和大规模产业化抗体基地,在抗体筛选等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  



  “粗略统计,企业10年来对我们的投入超过8000万元。科研人员有了一个很好的技术平台支持,从产学研联盟模式中获得了很大的实惠。”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王皓说。  



  “2008年,我们光‘益赛普’的利润就达到8000万元。预计到2010年,仅‘益赛普’的利润就能把前期所有的投入拿回来。”中信国健执行总裁王俊林说。  



  产学研联盟需要各方稳定的合作,而稳定的基点就是“双赢”,甚至是“多赢”。  



  “以市场为目标,以资金为杠杆,以研发为基础,缺一不可。实践证明,这是最行之有效的。”目前,该团队研制的治疗乳腺癌、淋巴瘤、胃结肠癌的3种药物都已进入临床试验,在2012年前将能进入临床应用。  



  有了一流的抗体药物技术平台,只要知道病原结构,研发团队就能用最短时间制备出大量的抗体药物。这对我国防范类似SARS、禽流感等公共安全事件,特别在军事生物工程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真正实现了平时民用,战时军用。  



  团队,打造创新型“铁军”  



  人类能战胜癌症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能!”  



  这是他们多年来对该领域科研攻关后产生的自信。“我们要建成一个国内集研究、治疗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肿瘤中心,并且给我国国产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制定出符合国人的规范化标准。”  



  在团队建设方面,郭亚军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远见。上世纪90年代,他就开始利用自己在国外工作的优势,积极跟踪国际前沿,将一批优秀人才带到美国培养,这种模式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而今已变成一种人才培养和产业合作的新模式在国内推广。  



  现在,团队成员大都是该模式的受益者,课题负责人均已成为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共承担国家、军队重大项目49项,负责经费近1.2亿元。  



  而且,他们建成了一个稳定、高效的团队:研究员赵健寻找“靶子”,这是消灭肿瘤的目标;有了“靶子”后,研究员王皓做“导弹”,就是抗体;副研究员戴建新验证“导弹”能否规模化生产;副研究员李博华负责抗体和“靶子”的结合力,也就是修正“导弹”准确性;副研究员侯胜负责修正后的“导弹”还能不能准确杀死肿瘤细胞;副研究员寇庚研究“导弹”会不会伤及正常细胞;博士范克兴要试验它对其他免疫性疾病有没有效果;技师钱卫珠则把前述成果“组装”起来,然后筛选出合适的“种子”去做中试。至此,就完成了中试前所有的前期研究,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科研和技术体系。  



  一年到头从来没有休息日,日以继夜就是他们的工作态度。即便是吃饭时间,几个人也还在延伸着实验室的热烈讨论。多年来,他们已经成为一支创新性极强、特别能战斗,具有鲜明军队特色的科技攻关团队。自成立以来,他们做成了几件大事:第一个人源化抗体上市,第一个抗体药物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打造了一流的技术平台。  



  他们每个人从不说“我”而说“我们”!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在他们身上始终体现的是强烈的团队精神,他们既是团队精神的培育者,又是团队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前不久,该团队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创新团队”,并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的评审。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认可与褒奖!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