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名人讲坛

李宁:要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2)

时间:2006-02-15 09:24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612次




        李宁:两本很薄的书,是母亲在1969年买的。一本是《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另一本书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我始终记得很清楚母亲是在哪个书店买的,这两本书一本是8分钱,一本是1毛钱。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给我的启示,是中国的近代实在是太苦了,那么多耻辱,对民族气节和责任的培养有很重要的影响。现在我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如果我做大会主持人,有国外科学家的幻灯片上列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生产情况,其中有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我会马上让他们停下来,向他们郑重指正,The  Republic  of  China  不是一个国家,是中国的一个省叫台湾省,所以不应该列在这个表里,我们中国人不仅这样认为,联合国也是这样表述的。这本书对我的印象太深了,看到那时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苦难的民族。我觉得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应该为民族的复兴做点事情。  



        第二本书,给我的启迪也很大。它让我知道人的智慧是第一的,如果智慧够了,没有什么做不到的。里面有很多以少胜多的军事战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很多的军事思想的智慧在里面。如今我的思考是,中国资源很缺,但只要把智慧发挥出来,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读过很多遍《论语》,把里面所有孔子关于教育的思想都列出来,做成了幻灯片。提醒自己,也告诉学生。比如说对一个课题,我不会一开始就告诉你怎么做。我只是告诉你我要做哪一方面的东西,为什么要做,再给些纲要的东西,把你引进大门,其他的你自己去完成。你要什么都不懂,我不教你。这里面就是孔子的一个思想。孔子说,学生的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你不要去教他。你要让他懂了一点后开始有疑惑了,所有的教育他才能记得很深刻,才能有所启发,教育最大的东西就是触发他的灵感,这种教育对他来说才是最有效的。这就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且我觉得今天的导师制教育,不就是孔子导师制教育的一个翻版吗?学生跟着导师,他的所有的思想都是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今天面对学生我也是学着这么做的。中华民族能把这么多的智慧总结利用,再次崛起是没有问题的。我也始终在跟学生强调,先天的聪明或天赋当然非常重要,其实智慧里还有很多的知识、思考和经验在里面。如果智慧够了,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科学家建功立业的机遇就是承担重大课题  



        《大学周刊》:您对青年学者有何建议?  



        李宁:我觉得首先就是勤奋。也许很多人都听得太多了,但我还是觉得勤奋是最基本的。如我一天用12小时甚至14小时工作,你只用8小时工作,这种工作一两天积累出来的差别是不明显的,但我们积累10年以后,也许我们就会有不同的境界,是两重天。我觉得这就是勤奋的力量。我不认为我的智商很高,小时候父母包括教过我的老师没人认为我是最聪明的,但没人认为我不是勤奋的。至少在勤奋这点我做到了。支持这种长期的勤奋还是应该心中有一个目标,才能坚持下来。  



        第二,我个人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应该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科学知识,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文学和艺术等,对科学界的每一个重大事情都应该敏感、都要了解。说出来的话就应该比普通老百姓更科学,更懂得是怎么回事。  



        如果还要讲一点的话,就是关心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政策。应该能够更多地把自己科研的兴趣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得更好一点,也能承担一些重大课题。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科学家的建功立业的机遇,就是承担重大课题。但这种机会也是给有准备的人。  



        《大学周刊》:克隆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前景如何?  



        李宁:事实可以证明,现在的克隆成本还是蛮高的,但是它的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我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克隆一头奶牛,要在1998年底,即使在美国也要花5万多美元甚至更多,我们国家是在2002年克隆奶牛成功的,那时克隆一头奶牛的成本也至少在五、六万元人民币以上,今天我们知道,怎么算我们克隆一头奶牛的成本也不会超过5000元。从2002年到2005年只不过是三年的时间,从五、六万缩小到5000,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上的提高。5000当然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还难以接受,还觉太贵,但我觉得只要你在不断探索,这个成本会一直降下去。这项技术在农业里的应用前景还是非常大的。只要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开发,我想一定会变成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  



        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可以自主创新的时代  



        《大学周刊》: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如何看待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前人成果的关系?  



        李宁:自主创新是一个过程。对一个在科技领域没有基础的国家来讲,它不可能一开始就创新。什么都是学习,都是从学习开始,从学习、借鉴、到创新。从局部的创新到全面的创新,从部分的原始创新到完全的原始创新这么一个过程。  



        我觉得中国进入了一个可以自主创新的时代,但中国还没进入一个可以自主、全面创新的时代,离这个时代应该说还很远。我们仍然主要还是在学习借鉴,以后应在这个基础上进入一个创新的时代。Science的文章几乎登载的都是科技最前沿的文章,我们国家现在也开始在Nature、Science登这样的文章。但每年也就十几篇,几十篇。已经进入这样一个时代了,但这两个杂志是周刊,有时还会出更厚的补充本,我们可以数数Nature每刊都可以登40多篇文章,我们一共发表的文章比一期还要少一半,我们整个中国发表的文章比美国一个哈佛大学要少多了。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