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王凯军:年轻的老环保

时间:2006-03-01 09:03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46次
        我在想,王凯军算不算名人。  

  上网搜索,除了他的简历和个别采访他的文章,没有任何他的故事。  

  可在圈内,王凯军的确算个腕儿,与水污染有关的项目评审,每每少不了他。  

  18岁上大学的时候,选了一个与环保有关的“水”专业。那个时候,10个人有9个觉得这是一门近乎无用的学问:环保,是什么?  

  王凯军却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天大的机会。接下来的28年里,读研、考博、出国留学,王凯军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夸张点说,只跟污水打交道。他要用自己的研究证明,污水也是宝。  

  46岁算不算年轻?在863专家中这个年龄算是主流。可以说年轻。王凯军笑言:“我是一个年轻的老环保。”  

  这是近一个小时的采访里,王凯军唯一一次“夸”自己。他是一个腼腆的人,我顺势说了两句好话时,他的脸突然红了。回答完我的提问,他玩着手中的鼠标一言不发等待下一个问题。“王老师有些内向,一般不和陌生人说话。”他的学生常丽春后来告诉我。  

  和我接触的所有863项目负责人一样,王凯军也是忙得一塌糊涂。不过他似乎忙得很有规律。  

  “正常上班时间是顾不上指导学生和安心研究的。”作为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凯军手头的事的确很多。“但他总是在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尽量和我们在一起,听听我们的研究进展,帮我们作指导。”常丽春说。时间长了,王凯军的一个习惯就是休息时间用来上班。  

  “我一般下午下班后才开始看看研究资料,写一些东西。”王凯军说,“我作为科研人员的上班时间是下午6点到晚上12点。”  

  从“七五”开始,他便承担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关于水污染处理的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开始厌氧技术的研究,“能做成‘十五’863项目,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1991年到1994年期间,他到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环境技术系做访问学者,并获博士学位。  

  在这期间,他师从UASB(厌氧技术)的发明人G.lettingga。lettingga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了UASB,随后在UASB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的EGSB。当今世界上UASB与EGSB的应用超过了80%%,let鄄tingga对厌氧技术发展的贡献非常大。  

  他对发展中的国家帮助和支持非常大,其学生几乎都来自中国、东南亚、非洲和南美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每一两个月他都会请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学生到家里。  

  “从专业角度而言,UASB在工业废水已经广泛地应用,但他感兴趣的还有两方面:一为城市污水的厌氧技术,lettingga认为只有在城市污水中得到应用才是厌氧技术的真正推广。目前城市污水的厌氧已在印度、南美、巴西、哥伦比亚等地方大力推广。其二是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技术。这种以厌氧为核心的厌氧分散处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反大规模地建污水厂像铺设管道之类反而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王凯军说。  

  “老师对我影响最大的也许不是专业本身,而是他对科学的精神。”王凯军说。lettingga在UASB发明后没有申请专利,他说技术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在王凯军牵头的“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研制与应用”项目中,已经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但四项已处于公开阶段。”王凯军说。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