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子书库 > 基础学科
  • [药理学] 第二十三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一节 强心甙 日期:2006-06-19 20:43:07 点击:219 好评:0

    第二十三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多原因多表现的“超负荷心肌...

  • [药理学] 第二节 非强心甙类的正性肌力作用药 日期:2006-06-19 20:43:07 点击:151 好评:0

    第二节 非强心甙类的正性肌力作用药 现已合成一些非甙类正性肌力作用药,临床试用有效,兹择要介绍如下: 1.β-受体药 β受体部分激动剂扎莫特罗(xamoterol)有双向作用:在轻度CHF或休息时,交感神经活性较低,它发挥激动药作用;在重症或劳累激动时,交...

  • [药理学] 第三节 血管扩张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日期:2006-06-19 20:43:06 点击:139 好评:0

    第三节 血管扩张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一、应用根据 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的一些血管扩张药(详见第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自70年代以来也用于治疗CHF而收到效果。它们能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运动耐力,但多数扩血管药并不能降低病死率。药物舒...

  • [药理学]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 日期:2006-06-19 20:43:06 点击:112 好评:0

    第四节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 ACEI也属血管扩张药,因其治疗CHF效果突出,作用及机制也有特点,已不限于血管舒张作用,故另作介绍如下。 一、ACEI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ACEI能缓解或消除CHF患者的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左室功能,...

  • [药理学]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 日期:2006-06-19 20:43:06 点击:139 好评:0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作时胸骨后部及心前区出现阵发性绞痛或闷痛,并可放射至左上肢,疼痛是由缺血、缺氧的代谢产物乳酸...

  • [药理学] 第二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一节 调血脂药 日期:2006-06-19 20:43:05 点击:149 好评:0

    第二十五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

  • [药理学] 第二节 抗氧化剂 日期:2006-06-19 20:43:05 点击:145 好评:0

    第二节 抗氧化剂 氧自由基可使血管内皮损伤,对LDL进行氧化修饰,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维生素C、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部分动物实验表明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近年发现普罗布考降脂作用较弱,而抗氧化作用较强,对动脉粥样硬化呈现良好防治...

  • [药理学]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类 日期:2006-06-19 20:43:05 点击:140 好评:0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类 多烯脂肪酸是指有2个或2个以上不饱和键结构的脂肪酸,也称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根据第一个不饱和键位置不同,可分n-6、n-3二大类。n-6PUFAs包括亚油酸(linoleic acid)、γ-亚麻油酸(γ-linolenic a...

  • [药理学] 第四节 保护动脉内皮药 日期:2006-06-19 20:43:05 点击:110 好评:0

    第四节 保护动脉内皮药 在动脉粥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血管内皮损伤有重要意义。机械、化学、细菌毒素因素都可损伤血管内皮,改变其通透性,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并释放各种活性因子,导致内皮进一步损伤,最终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所以保护血管内皮...

  • [药理学] 第二十六章 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日期:2006-06-19 20:43:04 点击:165 好评:0

    第二十六章 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用于治疗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成人血压超过21.3/12.6kPa(160/95 mmHg)者。按发病它又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其血压...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