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即将结题验收的“973”计划——《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项目中,科学家有了新的发现:一种名为齿肋赤藓的苔藓植物,作为标本“干死”十二年,在给水的条件下能迅速复活。 200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所研究员张元明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样时,发...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王瑞武课题组发现,植物合作系统的优势方可能通过惩罚机制来抑制投机个体或行为的扩散,奖励那些主动合作的个体或行为,即使用“胡萝卜+大棒”的策略。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生态学》。 据介绍,经典理论认为,合作系...
龙力生物(002604)13日晚间公告,公司于11月13日获得了德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备案批复,备案同意公司建设“年处理2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48649万元。建设地点位于禹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开发区,公司高科技产业园内。 上述项目主要建设一条年处理20万吨...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硒主要从植物性食物尤其谷物中摄取,然而人们每天从饮食中获取的硒大大低于国际推荐摄硒量标准。目前,植物富硒产品的生产主要依靠叶面喷硒来实现,但叶面喷硒既提高了生...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俊院士和胡江苗博士等发表在NaturalProductsandBioprospecting(NPB,Nat.Prod.Bioprospect.,2013,3,89–92)上的4/5/6/6四环新骨架类型倍半萜dendrowardolC被NaturalProductReports(NPR,Nat.Prod.Rep.,2013,30,1272–1276)评选为热点化...
用秸秆发酵,照样可以制成酒精,让传统的酒精制作不再跟人们“抢粮食”。昨日,记者从湖北工业大学获悉,由该校生物工程学院汪浩勇教授团队研发的基因重组“运动发酵单胞菌”,日前取得重大突破,该细菌能够利用秸秆生产乙醇(俗称酒精),不仅成本显著降低,而且乙醇...
“微生物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专家对话现...
过去的30年,中国利用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20%的13亿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到2012年已经保持了粮食连续9年增产,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但这30年间,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提升,牲畜粪尿、秸秆等废弃物也大量增加,已造成农村和农田的广...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在最濒危的杓兰种子试管萌发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生物技术评论》。 杓兰主要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是分布中心,约有40种。杓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
由海南与湖南两省专家合作研究的耐盐水稻新品系,在江苏盐城的盐滩上进行的田间中试获得重大进展。耐盐水稻在盐分为0.3%的滩涂上种植,亩产达到400公斤,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专家表示,耐盐水稻新品系田间中试的成功,为我国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利...
美国农业部近日宣布,其“农业和食品研究计划”资助的4D作物...
昨天,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基因组及遗传改良研...
水稻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粮,近年来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情...
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研究公布了一种与玉米和...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2013年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