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淀粉状蛋白病能通过哺乳传给后代

时间:2006-05-02 12:57来源:生物通 作者:admin
        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受小鼠的老年性淀粉状蛋白病(senile  amyloidosis)能够传给它们的后代。这项研究的论文是3月的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的封面故事。该论文的题目为“Transmission  of  amyloidosis  in  offspring  of  mice  with  AApoAII  amyloidosis”。

        痴呆可以由多种疾病导致,其中就包括淀粉样变性病(amyloidosis)。淀粉样变性病是一种由淀粉样蛋白在组织内沉积引发的疾病。之所以被统称为淀粉样变性病,是由于它遇碘染为黄色,再经硫酸处理后呈蓝色,与植物中的淀粉相似。

        淀粉样变性病在正常漂浮在身体中的细胞蛋白质形成有组织的、非功能性的聚积时发生,这种聚积会导致细胞的损伤。而这种损伤则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和Creutzfeld-Jakob症等疾病。

        尽管已经知道遗传因素也与这些疾病有关,但是研究人员也证明将这种蛋白累积形成的小纤维注射到易感小鼠中会加速疾病的发生。由Xiaoying  Fu博士领导的研究组想知道有受感染的母亲繁衍的后代是否会促进这种疾病的发生。

        利用一种携带了老年性淀粉状蛋白病(senile  amyloidosis)突变的小鼠,该研究组用淀粉体纤维处理雌性小鼠以促进它们的并发,然后让这些小鼠域雄性小鼠交配并产生后代。这些小鼠幼崽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淀粉体纤维的水平也在上升。这些纤维最初存在于肠道,后来扩散到了肝脏、脾脏和其他器官中。

        有趣的是,当由被注射母鼠生出的小鼠由对照母亲(没有注射纤维的母鼠)养育时,只有九分之一的小鼠在6个月大时出现了淀粉体纤维;但是,由对照组母鼠生的幼崽在由被注射母鼠养育时,其体内淀粉样病变的水平与那些由注射母鼠生出并养育的小鼠相似。

        通过蛋白质分析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人员证实注射母鼠的奶中存在蛋白质纤维,并且能通过哺乳传播。虽然这种传播情况在人类淀粉样蛋白病中没有发现,但是却已经在山羊瘙痒病中有发现。

        这种情况是否会在阿尔茨海默症中发现还尚未知晓,但是这项研究预示出了淀粉样变性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生物通记者杨遥)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