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健康

医生拒收红包挨打,病人“(2)

时间:2012-07-27 12:00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未知

D 别动不动就拿医德说事

张立美:可能并不是患者家属不信任医生,而是医生断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发财机会,患者家属殴打医生,可能并不是为了患者的健康,而是为了钱财。

事实上在目前医患矛盾和医患冲突不断的社会现实下,医患之间稍微发生点事故,就立刻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效应往往会被放大,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发生事件的个案原因,而是联想到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和矛盾,想到的是医生医德的缺失。笔者认为,公众的这种思维要不得、很危险,在探讨医患之间冲突事件时,应当从个案实际和本身出发,要就事论事。

点评

“医生拒收红包挨打”的正常与反常

惠铭生:发生这事的原因,其一,在患者家属眼里,天下医生哪有不收红包的?进而臆测拒收背后可能藏有猫腻。比如,在该案中,打人者会猜测———医生不收我的红包,肯定是收了肇事车主的红包。

其二,在患者家属眼里,一起交通肇事案、普通伤害案的发生,侵害方与受害方“拼关系”“维权”,是时下流行的潜规则。比如,受害方想多在医院住着,充分享受治疗,甚至想通过过度医疗的办法,借以惩治侵害方;而侵害方呢,总是千方百计让受害方及早出院,借此少赔偿一点费用。而受害方何时出院,话语权、决定权就掌握在医生手里。所以,为了各自的利益,各显神通“公关”医生,也变成为社会“共识”。

基于这社会“共识”,医生拒收红包,且嘱咐患者出院、停药等行为,无疑步步加深患者以及家属的猜疑,于是,心生怨恨进而殴打医生的悲剧就上演了……

着眼社会大环境看,中国自古到今,都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处理问题往往依靠的不是事实、公正与公平,而是人情、关系与金钱。马路上撞了车、打官司、就医、上学……只要办事,人们率先、不由自主所想到、所要做的,几乎都是拼关系、找门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公众的思维与心态势必“畸形”———正常的,如医生拒收红包,则成了不正常的事;而不正常的,如医生收红包,反而成了正常之事。对此,“医生拒收红包”挨打,虽然违背常理是反常的事,但却符合社会潜规则而成为正常之事。

社会病了,人的思维当然会畸形,行为会失范。·小强整理·

编辑: 左左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