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克隆再生

PNAS:揭示干细胞在幼年个体而非成年个体中分化为心脏细胞的分子机制

时间:2012-08-01 16:15来源:生物谷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近日,来自康奈尔大学和伯恩大学的研究者研究指出,在人们早年时心脏病发作后,干细胞实际上可以取代坏死的心脏组织,但是这些干细胞在人成年后会丧失再生的能力。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小鼠作为研究模型发现未分化的前体细胞在两天大的小鼠体内可以分化为心脏细胞,但是在成体小鼠中却不行。

目前在成年个体中是否存在未分化的前体干细胞仍存在争议,如果在成年个体中确实存在有能力的干细胞,为何在个体梗塞之后没有新的心脏细胞呢?是否这取决于干细胞的缺少或者是梗塞可以抑制干细胞形成新的心脏细胞,目前这仍然是一个问题。研究者Michae这样说,研究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将于8月29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

研究者Kotlikoff和其同事发现两天大的小鼠可以产生新的心脏细胞,而且几乎可以完全从梗死中恢复过来,这就证明了损伤并不能抑制干细胞发育为心脏细胞。相同的实验也在成年小鼠中进行,可是并没有产生新的心脏细胞,证实了成年个体没有必要的干细胞来产生新的心脏细胞,尽管干细胞可以产生新的血管细胞。

在成年小鼠心脏中发现的干细胞丧失了发育为心脏细胞的能力,仅仅具有发育为血管的能力。研究者的相关研究由国立卫生研究院提供支持。(生物谷Bioon.com)

编译自:Stem Cells Repair Hearts Early in Life, but Not in Adults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