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研究发现:缺乏两种小核糖核酸 会导致不孕

时间:2013-08-20 16:56来源: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当代社会不孕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而无法顺利排卵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如果缺乏两种特定的小核糖核酸(miRNA),会引发排卵障碍。

小核糖核酸是一类不编码制造蛋白质的单链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参与控制基因表达,调节各种基因的功能。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如果雌性实验鼠体内缺乏miR―200b和miR―429这两种小核糖核酸,就难以怀孕。

研究小组检查体内缺乏上述两种小核糖核酸的实验鼠的输卵管,发现在20只实验鼠中,只有两只输卵管内有卵子。而且它们血液中促黄体素的浓度很低,也没有正常排卵后会在卵巢中形成的黄体。

研究小组分析这两种小核糖核酸的作用后,发现它们能减少特定的蛋白质的量,从而使促黄体素正常分泌。

促黄体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一种促性腺激素,可引起卵泡排卵和促进黄体的形成。而卵巢黄体分泌的黄体酮是一种天然孕激素,为维持妊娠所必需。(新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