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说到霜降,吃货可能会想起霜降牛肉,文艺青年大概看过严歌苓的小说《霜降》,这是里头女主人公的名字就叫“霜降”;有的人大概还会想到星座,霜降日,太阳进入天蝎座,一直到小雪节气。 在二十四节气里,霜降也是个重要角色。霜降日,初伏过后整整一百天,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是冬天到秋天的过渡,也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对于讲究秋收冬藏的中国人来讲,这个日子自然格外讲究。 名医馆版面推出“节气与健康”栏目,请浙江省中医院中内科金涛主任中医师,结合健康热点和时令,讲讲节气养生。今天聊的是霜降养生。 【候】 天干物燥 温差更大了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 二候草木黄落,“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霜降景致; 三候蜇虫咸俯,蛰伏的虫子垂下头,进入冬眠。 秋已暮,露凝结成霜。作为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本来应该迎接风骨凛凛的深秋,但上周,杭州白天市区最高气温,一度冲破25℃,似乎季节倒转,夏天又回来了。 气象台说,目前冷空气还在北方活动,所以“暖秋”估计要持续到月底。 不过,白天热归白天热,毕竟已经深秋,早晚温差大已是不可逆转。最近这段时间,杭州各大医院呼吸科,大人小孩扎堆看病,感冒、咳嗽、发烧,还有不少老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旧疾复发。 跟前面两个节气里的“露”不同,“霜”反映空气中水份越来越少,说明气候干燥。秋燥厉害,金医生也中招了,嗓子不舒服,声音嘶哑,他给自己开了些清肺利咽的中药。 一些地方,霜降要吃红柿子,要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开裂。金医生说,柿子是润秋燥的水果,但属甘寒之品,性寒凉,不能多吃。 【疗】 霜降后 果蔬口感更甜了 秋天,养生的主旋律是润肺,滋阴润燥。金医生说,从夏入秋,燥邪的特征是温燥,随着气温下降,渐渐从温燥过渡到凉燥。 霜降之后,气温进一步降低,外邪是寒邪和燥邪的混合体,所以,在饮食起居上,一方面要养阴生津,减少对燥邪的伤害;另一方面,要适度平补,既不要太温,也不要吃过凉、过寒的东西,以抵御寒邪。 民间有“一年补补透,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但总的来说,保养要甘润温养。一日三餐,除了吃些应季果蔬,可以适当吃些芝麻、银耳、山药、百合之类润燥的食物。 冬天吃菜,一般人都知道经霜的菜好吃,口感比较甜。霜降后,植物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冬天不容易冻坏,所以,它们就变甜了。这其实也是植物抵御寒冷越冬的办法。青菜、菠菜、萝卜、苹果、山药,这些果蔬经霜后都会更好吃。 一般来说,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霜就越多,所以温差也会更大,金医生也提醒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注意增减衣物,可以提前注射肺炎疫苗、流感疫苗。 【方】 白果功效多 一天吃12枚足矣 一到秋冬天,家里有人容易感冒咳嗽的,妈妈买萝卜、梨的频率都会高起来。萝卜和梨都是食物,两个一起煮水喝,也有止咳作用。 金医生说,他去广东旅游的时候,看到广东人秋天有吃萝卜猪肺煲的习惯,他觉得这道传统美食也是很好的秋季养生菜:萝卜,理气宽中,可以化湿化痰,帮助改善肺功能,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秋天把脾调理好了,有助于肺的保养。 咳嗽是件让人心烦的事儿,特别是小孩子,咳起来大人更揪心,有些人听说白果能平喘,弄些来给孩子吃。但是前段时间,好多地方发生了孩子误食白果中毒的事,让大家都很紧张。 跟很多果仁一样,白果中也含有氰甙等有毒成分,氰甙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吓人的氢氰酸,这是一种剧毒化学品。氰甙这类物质存在杏仁、李子仁、桃仁等很多果仁中,苦杏仁含量很高,运气不好的话,吃几十克的苦杏仁,小命就保不住了,很多古装戏里吃苦杏仁自杀并不夸张。 尽管如此,金医生还是想告诉大家,白果确实是个好东西,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确有滋阴养颜的作用,食用对心血管保护也有一定好处。 关键是吃法要对:经过充分加热煮炒等烹调后,生白果中的毒性成分会被解决掉大部分,日本料理里就有烤白果这一道。 不过,金医生提醒,火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白果中还有一些耐热的毒性成分,所以吃包括要掌握量,建议每天大人不要超过12粒,孩子不要超过5粒。 身体特别虚弱的人,以及5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食用白果。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