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玩中学”,但这不仅仅适用于儿童和成人。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令人兴奋的发现:8个月大的婴儿在社交情境中,以一种独特的“探索式学习”(discovery-style learning)方式获取知识。这意味着他们并非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通过观察和互动,主动地构建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尤其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早期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婴儿学习:超越被动的观察者
长期以来,我们知道婴儿是天生的学习者,能够快速吸收环境中的信息。然而,关于他们学习的具体策略,特别是如何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进行学习,仍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这项研究的突破在于,它超越了简单地观察婴儿的反应,而是深入探究了他们是如何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社交规则和模式的。
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发现:
-
社交情境设计: 研究人员可能设计了精巧的实验场景,让8个月大的婴儿观察成人之间的互动。例如,成人可能展示不同的社交行为,如合作、竞争、帮助或阻碍,而婴儿是这些互动的旁观者。
-
“探索式”行为指标: 研究人员会仔细记录婴儿在观察这些互动后的行为反应。这可能包括:
-
视线追踪(Gaze following): 婴儿的目光会追随哪些线索?他们是否会更长时间地注视那些“不寻常”或需要理解的社交细节?
-
预期行为(Anticipatory gaze): 在成人互动即将发生特定结果之前,婴儿的目光是否会提前转向预期的目标?这表明他们正在尝试预测事件的走向。
-
重复观察(Repeated observation): 婴儿是否会主动寻找并重复观察那些让他们感到困惑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社交场景?这正是“探索”的表现。
-
模式识别与规则构建: 核心发现可能是,婴儿并非简单地模仿或记忆孤立的社交事件,而是积极地识别这些事件背后的模式和规则。当他们观察到不符合预期或需要解释的社交行为时,他们会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试图通过观察更多线索来“发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或目的。
-
对不同社交情境的敏感性: 婴儿可能对不同类型的社交情境展现出不同的探索行为。例如,对于那些涉及不确定性、需要判断意图或解决冲突的社交场景,他们会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探索式学习。
这项研究描绘了8个月大的婴儿并非被动的“接收器”,而是积极的“科学家”,在社交世界中主动进行假设、测试和修正。
突破性发现的深远意义
这项关于8个月大婴儿“探索式学习”的研究,对儿童发展、认知科学和教育领域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
重新定义早期学习: 它挑战了早期学习是简单模仿的观点,强调了婴儿早期认知中主动探索和发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
理解社会认知发展: 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认知能力(如意图理解、共情、社会推理)的早期起源和发展轨迹提供了关键线索。这种早期的探索式学习可能为更复杂的社会技能奠定基础。
-
优化早期教育和干预: 这项研究提示,在早期教育中,鼓励婴儿的主动探索和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社交互动可能比单纯的被动灌输更为有效。对于有早期社会发展迟缓风险的儿童,也可以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其探索式学习能力。
-
类人AI的启发: 为人工智能领域开发更具“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AI系统提供了生物学灵感,使AI能够更自主地从复杂环境中学习和适应。
延伸阅读
-
婴儿认知发展(Infant Cognitive Development):研究婴儿在出生后头几年如何感知、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这包括对他们的注意力、记忆、语言前能力、物体永恒性以及社会理解等方面的研究。
-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由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强调通过观察、模仿和榜样学习在社会环境中获取知识和行为。这项研究揭示了婴儿在社会学习中除了模仿之外,还存在更深层次的主动探索机制。
-
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指理解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思想、信念、欲望和意图的能力。虽然8个月的婴儿尚未完全发展出成熟的心智理论,但这项研究提示了其早期探索行为可能为未来心智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
-
认知发展中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s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指在特定年龄段,大脑对特定类型的经验特别敏感,错过这个时期,相关能力可能难以充分发展。社交学习和语言习得都有其重要的关键期。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