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第11届国际深海生物学研讨会召开

时间:2006-07-12 19:22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网Chinainfo 作者:admin
  据eurekalert网站2006年7月10日报道,第11届国际深海生物学研讨会在7月10~14日召开。会上议题对威胁深海多样性的因素,如捕鲸问题,一种来自火山口的新病毒,以及为什么深海动物越长越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国际深海生物学研讨会是世界上研究海洋生物的科学盛会,每三年举办一届。本年度,来自27个国家的300多名深海生物学者会聚英国南开普顿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有两个主题:一是探索未知,二是理解覆盖3亿平方公里的深海王国对我们存在的影响。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60%以上,比热带雨林的面积要大30倍之多。会上共提交了340份研究文章,包括了以下内容:



        捕鲸对深海多样性的影响

  据夏威夷大学的克雷格?史密斯与他的同事们称,捕鲸威胁到了新发现的濒临灭绝的深海种类。当死亡的鲸鱼尸体沉入海底,可以成为众多深海生物赖以生存数十年的“寄居小岛”。迄今为止,生物学家已经发现了28种完全依赖于鲸鱼尸体为食而谋生度日的生物种类。然而,捕鲸对于海洋来说,是掠取了这种珍贵的海底资源。

  史密斯与他们同事们套用了保护生物的简单模式,探索了捕鲸对依赖于鲸鱼尸体的深海生物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十八世纪大批捕杀鲸鱼的开始,这种深海生物种类就逐渐开始走向灭绝。这种生物物种灭绝现象在南冰洋也是愈演愈烈,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停止了大规模捕鲸行为,这种灭绝现象才有所缓和。

  这些报告材料再次强调了慎重考虑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捕鲸以及其它捕鱼活动的负面作用的必要性,报告并没有只是局限于某些生物物种。史密斯说,“捕鲸所带来的深海生物物种灭绝的可能性,让我不得不对人类行为对海洋造成的破坏进行重新思考。我们需要认识到海洋是由一系列紧密相连的生态系统组成的。过度捕渔或者对海水造成污染势必对数千米以下的海洋深处造成恶劣后果。”

  此篇报告还附有一张生活在鲸鱼骨架上的深海石蟹照片,使报告更富有生气。史密斯将于7月13日周四英国夏令时17时20分在研讨会上宣读他的这份报告。



        来自火山口的新病毒

  一种新发现的真菌病毒正在攻击斐济海底火山口附近的蚌类。这种病毒是威廉斯堡的威廉和玛丽学院的辛迪?冯?多佛尔在最近的一次探险中发现的。这种形似酵母的真菌能够在其繁殖和吸食寄主的能量过程中将使蚌体变黑,冯?多佛尔说,“在蚌体发黑的部分,大多数被我们称之为‘蚌体’的组织实际上已经是真菌寄生和繁殖的地方,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真正的蚌体了。我们相信这样受到感染的蚌类是必死无疑的。”至今为止,在火山口附近唯一存活下来的蚌类已经被病毒感染了。而众所周知,这些生物是重要的“环境工程师”,它们将其它生物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

  冯?多佛尔建议科学家们采取措施使这些深深潜入海底的“工程师”免于病毒的攻击,防止疾病的传播扩散。她警告道,“真菌通常来说是最为讨厌的,它能够耐得住干旱,易于传播。这些潜水者将帮助我们制定出最理性的战略,以确保我们有效控制病毒从一处传入另外一处。”她也提到,肯定还存在其它我们未知的病毒,然后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报告中附上了一幅感染的蚌类图片。冯?多佛尔将于7月13日周四英国夏令时12时20分在会上公布她的研究发现。

        生物学家解释某些深海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越变越大,而某些越变越小的原因

  某些深海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越变越大,而某些生物却越变越小。这是因为深层海洋是一座很大的巨岛。来自费城自然科学院的盖利?罗森伯格、新墨西哥大学的爱利森?波尔和蒙特里港水族馆研究机构的克莱格?麦克格雷恩都持有相似的观点。当孤立在岛屿生活时,个体较小的物种经常会有变大的进化趋势。而像大型海龟这样的生物往往有越来越小的进化趋势。许多深海物种都要比它们的浅水“亲戚”要小巧得多。但是在深海里也有像乌贼这样庞大的怪物。

  麦克格雷恩与他的同事们检验了来自大西洋的蜗牛,以验证它们是否遵守了“岛屿法则”,看是否能够解释深海生物具有由小变大和由大变小的进化趋势。当然相比之下,那些深海生物要比大型浅水生物小一些。研究人员的结论是,深海作为一块巨大的岛屿,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已经根深蒂固定了。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于《生物地理学》期刊上,详细情况请登录:

http://www.mbari.org/news/news_releases/releases.html,  。班克格雷恩将于7月10日周一英国夏令时12时20分在研讨会上作此报告。



        深海图景竞赛和媒体招待会

  除了公开最新科研实验和开支的研究结果,第11届国际深海生物学研讨会还举办了“2006年Kongsberg水下图景比赛”。比赛吸引了250多个参赛作品,展示了来自深海世界的最好的图像和视频剪辑。这些作品于研讨会期间在南安普顿市艺术馆进行了展示。获奖者名单将在7月13日周四晚揭晓。

        研讨会期间,在国家海洋研究中心将于7月11日周二晚间召开一场媒体招待会。招待会上,记者可以和与会代表进行交流并参观参赛作品。研究人员将提交部分近期科研项目的视频胶片,包括:

  “大毒蛇”项目:利用石化产业的商业化遥控车辆作为全世界范围的深海科研项目工具;来自法国海洋探索研究机构IFREMER在近期深海探险方面的图片;来自7月7日刚刚结束的一只美国探险队的第一手视频资料,研究本年年初太平洋海底火山喷发的后续影响等。

  英国BBC自然历史电影部还要播放一段深海胶片镜头,揭示行星地球的“海洋”形成过程。该片将于本年秋季上映。

  本次会议的主席保罗?泰勒,同时也是英国南安普敦海洋研究中心的一名教授。他说,“这次研讨会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深海生物研讨会。会议是在深海生物的巨大利益推动下召开的,也促成了欧盟资助的部分项目。”



        英文原文链接参见: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06-07/dnl-1id071006.php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