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邢其毅还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教学环节的需要,编写和翻译出版了多种参考教材,如《有机化学简明教程》《共振论的回顾和展望》《有机化学词典》《有机化学的电子理论》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等。近年他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有机化学部分的主编。 邢其毅非常强调实验课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他担任北京大学有机教研室主任几十年,一直重视各类实验课程的设置和实验室的建设,特别是对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室,从实验设备、实验内容的选择到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他都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和心血。他经常带领前来交流的国内外客人参观这些实验室,借以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强调实验对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他曾专门著文批驳一些轻视实验颠倒、实践和理论关系的错误观点,并通过分子轨道对称守恒规则的发现过程深刻指出任何科学发现和新理论的创立,都是在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完成的。 邢其毅还十分关心中学教育和对在职自学青年的指导和帮助。他给《中学文库》写书;给中学刊物写文章;给中学教师做报告传授教学经验;给自学青年写信解答他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时还要给他们寄去必要的书籍和资料,指导他们学习。至于登门求教的人更是经常不断。所以说,邢其毅的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直接听过他讲课的几千名,还有许多通过不同形式授业于他的各类学生,而且所有这些人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地从多方面得到邢其毅的指导和帮助。 (作者:戴乾圜 花文廷) 简历 1911年11月24日 出生于天津市(原籍贵州省贵阳市)。 1933年 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 1933-1936年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6-1937年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维兰德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33-1941年 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44-1946年 在新四军华中军医大学任教。 1946-1949年 在北京大学农化系和化学系任教授,兼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50-1952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辅仁大学化学系主任。 1952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并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2年 被聘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 1962年 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78年 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至二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并兼任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和青年化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1980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2年 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4年 被聘为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二届专业组顾问。 1986年 当选为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 主要论著 1 HsingC.Y.,ChangK.J.A new method for the cleavage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J.Am.Chem.Soc.,1939,61:3589. 2 Chuang C.K.,Hsing C.Y.,Kao Y.S..Untersuchungen über dieAlkaloide von Han-fang-chi,Fangchinolin,ein Demethyl tetrandrin.Bericbt.1939,52B,519-25。 3 Hsing C.Y.LiE.F.A note onthe cinchonabarks cultivate in Yunnan,L.Chem Eng.China,1942,9:32—35. 4 HsingC.Y.LiL.T.Action of Grignard reagent on ethy lethy lenete-tracarboxylate.JAm.Chem.Soc.1949,71:92—96. 5 邢其毅。丙烯腈化学I,丙烯腈和取代乙内酰脲的反应.化学学报,1955,21:192-201. 6 KingS.HsingC.Y.Chemistryo facry lonitri leⅢ.Scientia Sinica,1956,5(3):455—60. 7 邢其毅,戴乾圜,薛良驹.4-芳-5-卤-1,3-二氧六环的合成及Pnins反应的研究.化学学报,1956,20:19-29. 8 邢其毅,戴乾圜,卢耀棠.氯霉素的新合成法.科学通报,1957:302.注:C.A.1958,52:12918,19950;Heath,A.Chem.Eng,1970,77:60—2. 9 戴乾圜,余社栋,邢其毅,对位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的Dakin-West反应.科学通报,1957,23:719. 10 邢其毅,张景祥.防已诺林碱的结构.化学学报,1957,23:405—410. 11 邢其毅.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12月第一版 12 李崇熙,陆德培,邢其毅等.含半胱氨酸多肽的研究I.化学学报,1963,29:131—142. 13 贾忠建,邢其毅.β-5,5-二取代乙内酰脲丙酰肼的合成.化学学报,1963,29(6):433-38. 14.邢其毅.有机化学中的电子理论.译自BakerJ.W.原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15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cademia Sinica,Department of Chemistry,Peking University and Institu of Organic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The total syntheeis of crystalline insulin.Kexue Tongbao,1966,17:241-276. 16 Hsing C.Y.KingS.LiG.B.2,4—Disubstituted—2,3-dihydroben- zo-(1,5)-thiazepines.Acta ChemicaSinica,1966,32:247—251. 17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1983. 18 LiC.H.,YiehY.H.,HsingC.Y.etal.3-Aminoacylte trahydro thiagole-2-thione as an active amide for peptide synthesis.Tetra.Lett.,1981,22(36):3467-3470. 19 邢其毅,王显仑,金声等.白兰花香气的化学成份研究.化学通报,1981(9):9. 20 邢其毅.共振论回顾与瞻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21 张晓林.金声,邢其毅.北京妙峰山玫瑰花头香成分分析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5(4):8-14. 22 李根,李崇熙,邢其毅.苯并噁唑酮(BOO)多肽合成中的应用.化学通报,1987(12):18-20. 23 LuY.C.,JinS.,XingQ.Y.Theoretical conformational analysis of 1,5-benzodiazepines and benzothiazepine.J.Mol.Structure(Theochem),1988,167:253-267. 24 邢其毅.合成的魅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5 YangL一YeY.H.XingQ.Y.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water soluble oligopeptides and amino acids of Ginseg.Chinese Chem.Letters,19901:51-54. 26 陈家华、林袒铭、邢其毅等.西藏高原盐湖植物——杜氏藻的香气成分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4):383-386.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