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一种局部缺血的受体

时间:2006-10-12 21:32来源:驻意大利使馆科技处 作者:admin
??意大利每年有20万人受到脑中风的伤害,这种病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最严重疾病之一。2006年9月25日意大利研究委员会(CNR)网站发布,由米兰大学药学系Maria  Pia  Abbracchio领导的小组,与CNR神经科学研究所、比萨大学、乌尔比诺大学以及Monzino心血管中心的研究人员一起合作,发现这种疾病是由一种新的“二元(dualistici)”受体所控制,这种受体以前被称为GPR17。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存在于易缺血部位(脑、心脏和肾)的发炎原分子的这种新受体,确定这个受体与脑缺血伤害过程密切相关。

??这项研究经历了几个过程:首先克隆脑GPR17,并验证它的“二元”性质,即它可对一种以上的发炎原刺激有反应,特别是对“尿核甙核甙酸(nucleotidi  uridinici)”和“cisteinil-leucotrieni”有反应,通过研究脑组织内部从神经元细胞中确定了受体的存在。随后,研究人员在脑梗区诱发脑中风并伴有受体,研究表明受体“表现”在大量的正在死亡中的神经元中。研究还发现,用药物抑制GPR17或通过生物技术消灭受体中的蛋白都可以完全保护实验动物免受缺血的危害。这些数据表明GPR17代表了共同的靶子,核甙酸和cisteinil-leucotrieni通过它在脑中风后引诱脑神经细胞死亡。

??CNR神经科学研究所的Claudia  Verderio和Patrizia  Rosa两位研究人员还介绍说,这个受体的发现探索了一条治疗之路,并有三个方面的意义。首先消灭GPR17具有保护效果,包括病发初期。事实上,在脑中风病发到诊断治疗这段时间对病人来说是最关键的,至今仍没有药物在一旦发病时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脑损伤过程;其次,抗脑中风的阻止发炎原分子两个家族的“二元”药物的开发是一种可行之路,目前已对阻止GPR17活性成分的结构有所了解,事实上一种抗血栓的药物已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最后,GPR17在心脏中的存在,在脑缺血和心肌缺血的相似性为这个药物靶子在治疗心肌梗死方面带来的希望,在心脏保护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一发现已申请了专利,其中米兰大学占80%,比萨大学和CNR各站10%。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