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带动新的经济增长

时间:2006-10-28 23:28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admin
        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将达到30000亿美元,生物经济的市场空间可能是信息产业的10倍,由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引领的生物经济将引起全球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

        面对生物技术带来的巨变,我国生物技术是所有高技术中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小、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之一。这是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2006生物经济高峰论坛”上获得的令人鼓舞的信息。我国将采取有力措施,抓住未来5到10年的时间,推动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力争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引发新的产业革命

        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生物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等权威专家为我们描述了未来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工业、环境、能源等领域引发的新的产业革命:

        推动医学史上一次新的革命———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工程和生物芯片等一系列新型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对传统医药产业的改造,而且使医疗技术发生质的飞跃,再生医学的开拓等,使人类更健康、更长寿;由于绘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药物可以使许多基因病症预防、缓解和治愈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掀起农业的又一次“绿色革命”———转基因技术、组织培育技术、动物胚胎移植与克隆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作物与畜禽品质的改良,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巨大变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应用,将大幅度地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对农田和环境的污染。

        能源革命缓解目前紧张局面———生物能源将会使作物秸秆等废弃的有机物成为可用的新能源,缓解化石能源不足的危机,为石油短缺国家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找到一个较为经济可行的途径。全球生物质能量的储量为18000万亿吨,相当于640亿吨石油。“绿金”代替“黑金”,开发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发电、生物氢等生物质能,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生物质能,仅中国就能够再造一个“绿色大庆”,我国生物质的能源产出量至少相当于7个大庆。

        推进“绿色制造业”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将使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发酵等传统工业领域的生产工艺与手段发生根本改变,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植物抗旱、抗盐基因的发现与应用,将有可能彻底改变10亿亩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使5亿亩不毛之地、盐碱地变为良田。用于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的基因工程极端微生物的应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品的产业化推广,将会解决工业排放、白色垃圾等环保难题……



        我国具有发展优势

        正因为生物技术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生物技术领域展开了竞争。而生物技术在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缓解能源压力、改善生态环境,乃至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技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长吴忠泽分析认为,我国发展生物经济具有一定优势:

        生物资源得天独厚。我国是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26万种生物,已经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32万份;1万种中药材是珍贵的天然药物资源;具有十分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至今已收集3000多个家系样本。

        人才队伍初具规模。我国在二系法杂交稻、抗虫棉、“试管”牛、人类基因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研究与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我国有200多个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有3万多名专门研究人员;中国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1%测序工作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10%的任务。

        产业基础已经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疫苗生产量、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P53注射液诞生在中国。近年来,我国在传统生物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优势的同时,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新兴生物技术企业不断涌现。据初步统计,2003年全国生物技术企业达到7300多家,其中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企业2800多家。据有关部门初步估计,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年产值达到600亿元,传统生物技术产业的年产值达到3000多亿元。

        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13亿人口,约1.3亿人服用药品,20亿亩耕地需要更新农作物品种。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产品消费市场之一。

        毋庸置疑,目前生物技术产业与生物经济尚处于发展壮大和投资扶持时期,多数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回报。因此,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最终由谁取得突破,将取决于各国、各地区的推动和发展。



        三步战略实现跨越

        抓住有利契机,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把生物科技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应该成为我国面对未来作出的战略选择。

        吴忠泽介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培育生物产业,实施生物产业专项工程,努力实现生物产业关键技术与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生物技术列为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5个战略重点之一,在确定实施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重大新药创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3个重大专项与生物技术密切相关,我国对此技术的重视可见一斑。

        科技部提出了我国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一是技术积累,力争在2010年前使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整体水平稳居发展中国家领先地位,生物技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进入世界前6位,生物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左右;二是产业崛起,力争到2015年左右使我国的生物技术研发整体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总产值达1.5万亿元左右;三是持续发展,到2020年使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整体达到世界先进国家水平,生物产业的总产值达2.5万亿~3万亿元。

        未来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重点包括工业生物产业、农业生物产业、医药生物产业、环境生物产业、能源生物产业、海洋生物产业、中医药产业、生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生物安全保障等9大领域。



      相关链接

        列入研究重点的五大生物技术

        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五项生物技术作为未来15年我国前沿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

        靶标发现技术————对发展创新药物、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关键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的规模化识别,突破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识别、表达调控及靶标筛查和确证技术,“从基因到药物”的新药创制技术。

        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重点研究蛋白质与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动植物品种与药物虚拟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生长与药物代谢工程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技术。    

        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重点研究基因的高效表达及其调控技术、染色体结构与定位整合技术、编码蛋白基因的人工设计与改造技术、蛋白质肽链的修饰及改构技术、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蛋白质规模化分离纯化技术。

        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重点研究治疗性克隆技术,干细胞体外建系和定向诱导技术,人体结构组织体外构建与规模化生产技术,人体多细胞复杂结构组织构建与缺损修复技术和生物制造技术。

        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重点研究功能菌株大规模筛选技术,生物催化剂定向改造技术,规模化工业生产的生物催化技术系统,清洁转化介质创制技术及工业化成套转化技术。

        有关专家指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正在引领生物技术向系统化研究方向发展,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基因结构分析已转向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的发现和应用;药物及动植物品种的分子定向设计与构建已成为种质和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生物芯片、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孕育着诊断、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我国必须在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干细胞与治疗性克隆、组织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