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19号染色体基因簇多态研究

时间:2008-09-23 06:05来源:《医学遗传学杂志》 作者:bioguider
 
2003年SARS在全球爆发时,不同的个体在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病程和最终的治疗结果,这被认为是个体本身的遗传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即不同个体在一些基因上的多态影响了他们对一些疾病的易感性。CD209L基因是19号染色体上C型凝集素家族中的一员,它被证明是SARS病毒的受体,并且它的第4外显子的VNTR多态被认为和宿主对病毒的易感性有关。但是这个结论在其后其他两个研究小组的工作未被得到证实。
 
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生物资源与疾病分子机理联合实验室张亚平院士和邓亮生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博士生李慧等对19号染色体上C型凝集素家族的4个成员(FCER2, CLEC4G, CD209 和 CD209L)作了全面的研究,采用检测tagSNPs的方法,在C型凝集素家族基因簇上选取了23个tagSNPs位点来代表这个基因簇的多态。检测了来自中国香港的181个SARS病人和172个匹配的正常对照,结果表明C型凝集素家族的4个基因与中国南方汉族群体对SARS病毒的易感之间没有相关性。同时检测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145个汉族样本CD209L基因VNTR的多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这个位点在中国人群中存在群体分层现象,提示之前的研究小组可能得到了假阳性结果,主要原因可能正是由于他们忽略了这个问题。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医学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上。(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医学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doi:10.1136/jmg.2008.058966,Hui Li,Ya-Ping Zhang) 
  
更多阅读(英文)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