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生命探索

五大事件改变生物科学图景 上帝与猴子开战

时间:2005-12-14 09:24来源:新京报 作者:bioguider
科技时代_五大事件改变生物科学图景 上帝与猴子开战
韩国首尔大学的黄禹锡教授和他的“史纳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五大事件改变生物科学图景 上帝与猴子开战
黑海城市瓦尔纳的海鸥在禽流感疫情中被拉进黑名单。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美国《科学家》杂志近日评选克隆狗降生、绘就人类基因图谱等事件影响生物科学最为深远

  1 克隆狗“史纳比”降生

  世界上首只克隆狗“史纳比”2005年8月3日在韩国首尔公开亮相。这件事不仅居于《 时代》杂志年度最酷发明之首,近日更被美国《科学家》杂志评选为年度影响生物科学最为深远的五大事件之首。

  这只3个多月大的“史纳比”是一只阿富汗猎犬,由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体细胞核转移法成功克隆。由于狗是目前科学界公认的最难克隆的动物,“史纳比”的降生让生物学家们震惊不已。

  自从1996年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诞生后,各国接连克隆出了老鼠、奶牛、山羊、猪、兔子、猫、马以及人类的

干细胞胚胎,但是成功克隆出狗还是世界首次。几乎所有的动物在成熟阶段排卵受精,只有狗的卵子在发育早期就离开卵巢,在向子宫和输卵管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成熟,所以科学家认为狗是最难克隆的动物之一。

  在提取卵子的技术上,韩国研究人员取得了突破。

  他们从“史纳比”“母亲”的体内取得一个卵子,将其中的细胞核剔除,再将其“父亲”耳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卵子,然后将处理成功的卵细胞植入其“母亲”体内,等待胚胎发育生长直至小“史纳比”出生。

  黄禹锡认为,此次的克隆成果不仅有助于拯救濒危动物,并且其主要目的在于治疗用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利用狗来研究如何治疗人类疾病。

  2 构建禽流感预警机制

  今年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迁徙物种公约组织宣布将联手建立一个全球性禽流感预警系统,追踪描绘鸟类迁徙路线图,以帮助各国政府更好地预防因鸟类迁徙而引起的禽流感传播。

  根据预警机制,有关鸟类迁徙的时间地点将通知给迁徙路线上经过的国家与地区,从而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这一措施也能使专家向禽类饲养户发出警告,让他们把家禽转移到远离候鸟落脚地之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迁徙物种公约组织的官员罗伯特·赫普沃斯表示,所有的信息都将被汇总,并且集中在国际计算机系统中,不断更新,从而有效地观测候鸟的迁徙模式。这一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绘制各国的湖泊、沼泽及其他湿地的详细地图,弄清鸟类的迁徙路线与具体时节,以及向潜在的危险地区发出警告和提出预防建议等。

  但是,在现实中预警机制的有效实施还有很多障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表示:“对于某些品种的鸟类,目前我们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它们的飞行路线。”联合国健康专家说,这一计划的首期工程将在6个月内投入运行,全部计划的运作则需要2年时间。

五大事件改变生物科学图景上帝与猴子开战
智能设计论挤进课堂让美国教育界大跌眼镜。

  3 “智能设计论”成为被告

  笃信世间生物由超自然智慧创造的“智能设计论”9月26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法庭受到起诉。这场审判被看作是进化论和神创论的又一次碰撞,其结果可能对美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

  8月时,宾州的多佛学区要求所属学校在12年制基础学校的9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中三年级)的生物课堂上,由教师向学生宣读一份声明,说“智能设计论”是解释生物起源的一种与进化论不一样的学说,同时向学生推荐“智能设计论”的参考书。为此,来自8个学生家庭的11名家长和美国民权联盟将学区告上了法庭。

  “智能设计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是某种超级智慧设计的产物,而不是经过进化和自然选择产生的。尽管美国主流科学界指出,“智能设计论”不过是改头换面的“神创论”,但随着宗教保守派近年在美国影响力增大,它依旧在部分地区不断获得市场。

  据当地媒体报道,美国已有14个州不反对“智能设计论”进入课堂。今年8月,堪萨斯州教育委员会在新的教学大纲草案中为“智能设计论”放行。美国总统布什也称,进化论和“智能设计论”应该“公平教学”。

五大事件改变生物科学图景上帝与猴子开战
人类变异基因图谱有利于研究疾病与基因的关系。

  4 人类基因图谱计划告捷

  10月下旬,来自六个国家的科学家宣布已经初步绘制出首张人类DNA序列中变异基因片段的遗传图谱。

  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果不但会进一步改变人们对生物学和人类进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将帮助科研人员更方便地找出与人类主要疾病密切相关的变异基因,以此改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HapMap”计划初战告捷。

  所谓“HapMap”,是由加拿大、中国、日本、尼日利亚、英国和美国六国共同资助并联合展开的基因研究项目,全名为“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帮助研究者发现人类疾病及其对药物反应相关基因的公众资源。“HapMap”第一期工作耗资1.35亿美元,2005年完成。

  “HapMap”计划组绘制的图谱显示,任意两个不同的人类个体之间,在其各自特有的DNA序列中,有99.9%以上的基因是基本一致的。在剩余不到0.1%的基因序列中,还有数百万条基因片段是有所差异的,这些基因就是构成不同个体人群之间遗传变异的内因。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