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2005年6月30日Nature中文摘要

时间:2005-12-22 23:08来源:Internet 作者:bioguider

June 30, 2005 参考 NATURE CHINA如有出入,以英文原文为准。

封面故事:中国的环境问题对全球的影响

中国的环境问题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不仅因为中国的人口占全世界的1/5,而且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很大,发展速度很快。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在本期一篇特写文章中,刘建国(音译)和Jared Diamond介绍了中国大范围的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方面的挑战,综合了即便对中国读者来说也是七零八落的、对西方读者来说基本上无法得到的详细的文献资料。(Feature p. 1179)本期封面刊登的是上海的一条街道,其前景为百事可乐的广告,用来反映全球化的影响(照片提供:Image China)。本期Nature还发表了Peter Aldhous关于中国怎样解决其能源需求急速增长的问题的报道。

造山运动等地质过程的持续时间

形成地貌特征的地质过程的持续时间引起各种不同的争论。造山运动(即地壳因被不断地埋藏而消失、随着被埋藏的部分上升至地表又重新出现的一个过程)是一个新的年代测量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对挪威南部“加里东山系”中大陆碰撞所遗留下的岩石残迹所做的高精度年代测量表明,整个循环能够很快发生,持续时间大约3000万年。而且,热的流体区域通过冷的地壳的迅速运输也许还能解释很多令人迷惑不解的地质现象。

反向运输蛋白的晶体结构

活细胞需要一个钠/质子(Na+/H+)反向运输蛋白来控制细胞内酸-碱平衡、细胞体积和盐含量。反向运输蛋白是调节两种不同分子或离子从相反方向跨过细胞膜所进行的交换的蛋白。现在,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细菌的钠/质子反向运输蛋白的晶体结构,该结构显示出一个带负电的离子漏斗,其口朝向细胞质开放,其端部在细胞膜内的一个离子结合点上。反向运输蛋白抑制剂被用来在外科手术中稳定心脏肌肉细胞,而在植物中,反向运输蛋白的过度表达使得植物具有耐盐性。

纳米级的显微镜

纳米结构的研究产生了对能够看到传统可见光和紫外线显微镜极限以外的显微镜的需要。X-射线成像是一个有希望的选择。本期Nature上介绍的一种新型显微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同时能够看透包装材料。这种显微镜有一个特制的由两部分组成的玻域片,(即一个有同心玻域的棱镜,很像高射投影仪等设备中常用的菲涅耳棱镜中的环),它利用衍射将图像投射在一个对软X-射线敏感的CCD照相机上。这种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好于15纳米是可能做到的。

用于医学诊断的磁颗粒成像方法

本期Nature介绍了一种新的成像方法,是用于医学诊断的,是设在汉堡的飞利浦公司的研究实验室开发出的。该方法的原理是,让患者服用一种含有无害磁性颗粒的液体,然后将患者置于一个磁场中,这个磁场与在传统磁共振成像中所用的磁场类似。但与磁共振成像不同的是,在这种方法中,被探测的是颗粒本身,而不是它们在周围组织中诱发产生的响应。医学成像是该项目的重点,但磁颗粒成像也可能在材料科学、探伤和流体力学等领域派上用场。

全球变暖对沙丘的影响

沙丘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约5%,其中非洲的这个比例几乎达到30%,在那里,有植被的沙丘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但全球变暖对沙丘体系的潜在影响尚不是很清楚。新的气候模型研究表明,对关于CO2排放量的一系列预测结果来说,到2010年,由于未来全球变暖,从南非到安哥拉的大范围沙丘体系都将会有生机。沙丘的这种变化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极大影响,对于沙丘体系所在国家来说也可能会产生显著的社会、政治影响。

火蚂蚁的性别冲突

研究人员在小小的火蚂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中发现了性别冲突的一个极端例子。蚁后通过有性繁殖生出不育工蚁,但所有新的蚁后都是克隆出的。这潜在地将雄性生殖的成功率降低到了零,但雄性也会做出明显回应,它们会通过在蚂蚁卵发育期间除掉雌性基因组来阻碍新蚁后的产生。因此,“儿子”便会有与它们的“父亲”相同的核基因组。所以它们也是克隆出的。这一引人注目的繁殖体系有效地导致了雄性和雌性基因库的完全分离。

猴子大脑中也有一个Broca区

1861年,一位名叫Paul Broca的医生描述了一个有语言问题的患者,这个患者只能说一个词:“tan”。该患者死后,在其大脑左前叶皮层的部分区域发现了脑损伤,这个区域后来被称为“Broca语言产生区”,或称为“human architectronic area 44”。今天,关于人类以外的灵长类是否也有一个类似的皮层区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现在,Petrides等人发现,猴子的确也有一个这样的区域,它与面部肌肉组织有关。该区域可能是控制下巴的动作和其他动作的,包括与交流有关的动作。

控制大脑尺寸的信号

控制大脑大小的机制是发育遗传学、神经学和哺乳动物演化的核心内容。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组被称为ephrins、存在于发育中的大脑中的新的信号因子,能够诱导产生所有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或干细胞的死亡,从而控制大脑皮层的最终大小。当这种死亡信号增加时,大脑尺寸减小,导致小脑症。当该信号减少时,皮层尺寸增加,导致大脑生长过度。这一发现对于脑病、脑再生和脑癌来说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控制植物生长的机制

多年来,人们一直假设生长素(普遍存在的植物发育调节物质)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控制植物生长。生长素抑制内吞作用(与其他体系中的信号分子相关的一个蛋白循环过程)的发现表明,生长素是通过一个尚未确定性质的信号转换通道来控制生长的。通过抑制内吞作用,生长素能增加细胞表面上某些蛋白的数量,包括“PIN生长素流出调控蛋白”。生长素还能通过一个依赖于囊泡运输的机制来促进其自己的流出。

致癌基因BCR-ABL的动力学特征

慢性骨髓白血病与致癌基因BCR-ABL有关。酪氨酸激酶抑制因子Imatinib (Gleevec)(是所报道的第一种以分子为作用目标的抗癌药物)通过破坏这种致癌基因的功能来发挥作用。在对接受该药物治疗的169位患者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BCR-ABL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跟踪,目的是开发出一个关于癌症的活体动力学过程的数学模型。该药物能降低白血病细胞的生产速度,但似乎不能耗尽一组白血病干细胞。这个模型还表明,抗药性突变产生于白血病细胞腔内,而且多种药物综合治疗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