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导致潜在的生物武器对人类产生巨大威胁,专家指出—— 国际科技界有一个词,叫“两用研究”,指的是对“科学双刃剑”问题的研究。11月1日,一个有关生命科学“两用研究”的会议——科技发展趋势与生物武器公约国际研讨会,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举行。会上不仅研究国际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还讨论了哪些成果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武器,探讨如何应对这些生物武器。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有关生物武器的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还需加快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和立法。 生物武器威胁增大 近年来,以建立人工生物体系为目标的合成生物学发展迅速,它的出现已引起人们对其中伦理学的思考。今年5月20日再出惊人消息:美国人文特在实验室中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创造出世界上首个人造细胞。 “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福祉和希望的同时也有潜在的风险。”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蕾博士告诉记者,美国9·11恐怖袭击之后出现的炭疽信件、SARS和禽流感暴发、SARS后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合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突破等使生物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 张蕾给记者讲了两例科学进展:2001年,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表了论文,宣布他研究老鼠的绝育方法时,使老鼠意外感染了一种类似天花的病毒,致使大批老鼠的免疫力下降而死亡;2002年,《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讲述了科研人员如何利用化学方法合成天花病毒。 “试想,这两种方法如果被恐怖分子用作生物武器,那将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张蕾说,这种生物恐怖和可能带来的生物武器扩散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别关注。 对于生命科学成果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国际科技界一直在关注。一些国际生物学的组织也为此多次召开研讨会。曾多次参加这类会议的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黄力介绍说:“这些会议主要是探讨科技发展趋势对国际生物安全和未来生物武器公约的影响,包括那些与新的或更危险的生物武器潜在相关的科技进展,如合成生物学、气溶胶传播机制、免疫学新进展等;也包括预防和应对生物袭击的措施方面的发展,如侦探、诊断、治疗和疫苗等。”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