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军着力铸造信息安全战略防御之盾 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为全面提升基于信息系统联合作战能力、加速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均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应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在此变革风云中,信息网络作为贯通全局的重要战略空间,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因此,如何铸造信息安全战略防御之盾?如何提升联合作战体系信息安全防御能力?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军队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性课题。日前,记者就此相关问题对南京军区某部专家进行了专访。 从“棋盘密码”到“信息战” 信息安全防护“脱胎换骨” 记者: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各军事强国缘何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战略防御?历史上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和手段大体经历了哪些主要变化? 陈春敏(软件测评中心主任):信息安全防护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的“棋盘密码”。在远古战争时期,人们只需通过简单手段对字符等加密就可以实现信息安全防护;而到古巴比伦时期,已开始用粘土圆盘来记录秘密信息;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信息安全技术手段相继进入了机器时代和电子时代;当全球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信息安全手段已由简单的数学运算、信息处理,发展到基于各种复杂网络以及全球互联网等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的信息安全防护。尤其军队在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今天,信息网络安全战略防御开始面临全新的挑战。 徐越(某部总工程师):西方首先使用“信息战”概念的美国人托马斯·罗纳曾说:战胜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击对方的信息系统。近些年来,“网络帝国”、“网络殖民主义”及“网络核武器”等黑色预言接踵而来,使得世界各国均对国家和军队基础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网络安全格外担忧,因此都把信息安全战略防御当成国家的命脉。 记者:人们关注到,信息安全防护如今不仅涉及到网络生活各个方面,更对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产生着深远影响,目前各国相关领域主要技术特征和实现目标通常有哪些? 单懿(网络信息安全专家):信息化条件下各国网络体系安全防护,通常主要包括以安全策略为核心,从风险评估、系统防护、实时检测、应急响应、灾难恢复到追查反击等若干个方面。网络运行中,可实施不间断实时检测预警,对各种安全威胁及时作出响应;灾难恢复系统启用,则使灾难事件发生后仍可实施和改良安全对策。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