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和工程科学结合以后,有很多对未来的探索,需要我们研究人员去参与,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病患问题。——程京 2009年12月2日,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46岁教授程京当选院士。 曾经在国际会议上作过57次报告的程京,穿上白大褂,融入学生,一个年轻的团队充满活力。一块指甲大的生物芯片,集成着这个团队10年来的艰苦探索,浓缩着这个团队对未来生物芯片领域的创新与梦想。程京小心翼翼地拿着这块芯片,情不自禁地说:“这芯片将走向全世界!”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程京从小就是一个善于思考又敢于坚持的人。1979年高考填志愿时,由于家中有行医传统,给他填了10个志愿,全是医科,可是当时的程京一心想学点鲜活的知识。于是,程京把这10个志愿全改了。 就这样,程京在16岁那年顺利进入上海铁道大学(现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就读机车电传动专业。 1983年毕业后,程京作为助理工程师,被分配到铁道部资阳内燃机车厂。日复一日的重复,程京感到枯燥,从而寻求改变。哪个工作能像武侠小说一样,让人充满幻想、充满好奇、充满激情?公安破案!那时,西南政法大学正好要建一个全新的司法鉴定中心,急需理工科人才。就这样,程京进入了鉴定中心工作,不久便被送到英国斯特拉思克莱德(Strathclyde)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一年。 在英国,程京师从国际著名刑事技术专家Brian Caddy教授。以培养科学家为理念的导师为程京制定了“一年计划”,从事司法化学研究。仅用了9个月,程京便完成了既定任务。导师非常欣赏程京,留程京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完成“DNA指纹鉴定新策略”的博士课题。 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程京开始进军生物领域,导师向他承诺:“这套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只要你完成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就可以拿博士学位。”花了7个月时间,程京完成了第一个部分,就去找导师,“我是不是可以毕业了?”导师笑了,让程京再做一个。仅用5个月时间,第二个部分又宣告完成……就这样,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好强的程京完成了系统研究,拿到了我国派出留学生中第一个司法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英国申请了两项专利;发明两项核酸萃取技术并参与开发出3个产品,由GE Health care等全球销售10多年。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程京看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刊登的一则招聘广告,要求应聘人员“本科学工程,研究生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更好,并愿意从事生物芯片研究”,程京眼前一亮。最终,他以“perfect match”(完美契合)的条件进入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此迈入生物芯片研究领域。 从电气专业到生物学、生物芯片,把工程应用到医学领域,程京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医学领域。程京笑着说:“这是冥冥之中天注定。”同时,程京也发现,医学不再枯燥乏味,相反,医学和工程科学结合以后,有很多对未来的探索,需要我们研究人员去参与,这样才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病患问题。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