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项由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所(IoPPN)领导的新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23岁年轻人表现出限制性、情绪化或失控的饮食行为,而大脑发育延迟在这一现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揭示了大脑结构差异、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遗传倾向如何从青春期到成年期影响饮食行为紊乱的发展。MRI数据显示,不健康饮食者的大脑皮层变薄过程延迟,尤其是在小脑等调节食欲的区域。 限制性饮食者表现出更高的节食行为,而情绪化/失控饮食者则在青春期表现出更多的暴饮暴食和心理健康症状。这些发现表明,针对心理健康和饮食行为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风险并改善结果。 关键发现
研究背景这项发表在《自然-心理健康》上的研究,调查了年轻人中遗传、大脑结构与饮食行为紊乱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大脑皮层体积和厚度的减少(即“大脑成熟”过程)是影响青少年是否在成年期发展为限制性或情绪化/失控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 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格兰、爱尔兰、法国和德国的996名青少年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IMAGEN纵向队列研究。参与者在14岁和23岁时提供了遗传数据,完成了关于其幸福感和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并进行了MRI扫描。 研究结果在23岁时,参与者被分为三类饮食行为:健康饮食者(42%)、限制性饮食者(33%)和情绪化/失控饮食者(25%)。研究发现,这三组在心理健康和行为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意义该研究由医学研究基金会、医学研究委员会和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NIHR)资助,强调了大脑发育、遗传和心理健康问题如何相互作用,导致饮食障碍症状的出现。
专家观点
研究来源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