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苏智先揭秘植物家族DNA的人(2)

时间:2006-04-07 09:43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bioguider


  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奠基人

  在研究克隆植物生态过程中,植物生殖生态方面的现象引起了苏智先的注意,从此,他又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

  1987年,苏智先提出植物生殖生态概念,论文中苏智先在理清概念的同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法。1993年-1996年,苏智先的《四川大头茶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论文发表。论文以大头茶种群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生殖生态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学术界把这篇长达30多万字的论文视为学术专著,标志着我国植物生殖生态研究迈出了第一步。

  1996年,苏智先以研究珙桐种子休眠问题揭开了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神秘面纱。珙桐作为第四纪冰川的幸存者,是植物界的活化石。珙桐为什么会成为孑遗植物?这种濒危物种如何得到延续?苏智先与他的科研团队通过近10年的努力,系统研究了珙桐种群的生态环境特征、群落学特征、分布区域特征、种群的生殖生理和生态学特征、种子休眠的形态后熟、种子休眠的生理后熟和影响种子休眠的主要休眠物质,目前,他们正在探索控制珙桐种子休眠的关键基因。10多年来,苏智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课题。他申报的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是一个自然科学家梦寐以求的荣誉。因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本身的权威性,就证明了项目主持者出类拔萃的学术地位。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行者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变化世界的生命保障”。来自国际组织的判断明确表达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严峻性。苏智先教授认为,虽然我国已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距离人们所期望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生物多样性保护任重道远。他同时强调,树立生态思想和理念很重要,把生态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更加重要。事实上,苏智先就是这一行动的先行者。

  早在1988年,联合国环境署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就制订了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案宣布“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成立,从此,每年国际范围内都有众多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是关系人类生存的重大课题,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专家一直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为之付诸行动。

  随着“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传奇的广为传播,袁隆平和一株野生水稻的故事也被很多人所熟知。联合国官员评价说,中国由此多养活了一亿人口。但这个故事并不能阻止我们进一步追问:如果当初这株植物没有被勤勉的科学家们发现,那么3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物种还在吗?1991年,苏智先把他想建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设想提了出来,老师对这位当年勤勉好学的弟子予以大力支持,于是,中国第一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机构宣告成立。该中心已出版专著16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培养研究生60多人,主持研究国家和部省级项目30多项。

  现在,苏智先教授仍以超前的眼光不断致力于植物生态学研究。同时,他希望自己能带出更多的学生,在生态学研究领域,涌现更多更优秀的科学家,破解植物学界人们尚未认知的秘密。

  小词条植物生殖生态学

  植物生殖生态学是研究植物的生殖行为和过程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生殖物候、生殖时间、生殖力与生存力、生殖构件、生殖配置与生殖投资、生殖产量、生殖值和生殖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是种群生态学中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植物生殖生态学在农业生产、林业建设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木本克隆植物

  木本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通过营养繁殖产生与其“母性”个体,在基因上完全一致的新个体的木本植物。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