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三识刘路后的再思考:人才培养需宽松创新环境

时间:2012-04-01 23:35来源:科学网 作者: 点击: 104次

  中南大学22岁在校学生刘路被该校聘用为“教授级研究员”一事,在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经科技日报深度报道,在科教界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关注。一直跟踪事件主人公、相关领导、教授的记者,感触颇深。记者以为,事件背后,如何创新环境,改善我国高材生的培养教育,改善我国科教评价体系,值得思考。

  采访中,记者曾与中科院及高校不同学科的中青年副教授、教师进行过多次热烈讨论:我国不缺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天才”,为什么却很少出现能在国际上作出一流贡献的中青年数学、物理、化学家?为什么我国鲜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什么学术界作风浮躁,学术造假时有发生?

  声音一:仅凭刘路对数学的痴迷,他就值得学校的培养和重视

  说到我国学生参加每届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战果总是颇为丰盛。可是,历届奥数金牌获得者,大部分人后来却没有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工作。调查中发现,这些中学时代的“数学天才”,有很多并不是本身对数学情有独钟,而只是为了在竞赛中获得好名次,来为他们的高考成绩加分,或者是更优秀者可以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

  在这一人群中,像刘路这种为数学而痴迷的学生并不多,像他这样立志要从事数学科研,有理想要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更不多。而我国需要的,就是如同刘路这样,对自己专业“因为爱,所以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人才!而不仅仅是能在一场国际比赛中为我国只争一次光的天才!我们要的是可持续推动科技进步的人才!这样的创新人才,值得去培养!

  声音二:一个人是否配当研究员,取决于他的科研能力

  记者向中科院一位“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问及,研究员要做些什么,刘路到底是否配当研究员时,他告诉记者,研究员与教授的评价体系有所不同。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是否有资格成为研究员,就要看这个人已做的科研成果是否能证明他具有对等的科研能力。

  该研究员并非数学专业,也并不清楚“西塔潘猜想”在数学领域中的位置和重要性,但是,他指出,如果刘路能够完成他所在分支领域中,一个很多年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那就证明他具备独立的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中南大学聘之为教授级研究员,是学校的独立行为,也是学校评价体系对他的认可,是学校给他的“正教授级别”待遇。“特殊人才可以特殊对待”,只要学校认可他之前所做的工作以及所表现出的科研能力即可。至于今后,他当上研究员,还能否出更大的创新成果,那就要看他以后的发展,也要看中南大学愿意“等待”他三五年乃至更长时间。

  湖南师范大学一青年副教授也告诉记者,国外对于“研究员”的评价,只要是在某一个学科,某一个研究方向里(比如数学中数理逻辑分支),该研究方向的权威学者认可该人的工作成果,认为他解决了该领域的某个重大问题,其达到了研究员的科研水准,就可以给予研究员职称。

  声音三:我国为什么出不了诸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成果?

  为何我国科教界出不了诸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成果?为何我国科教界作风普遍浮躁?为何有那么多学术造假?“主要是我国科教系统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中南大学一青年讲师如是说。

  我国科教界职称评定,首位指标就是科研能力。怎么衡量?无外乎SCI论文数量、该人做了多少科研项目,拥有多少科研经费,以及其SCI论文的影响因子高低。这些硬件,真的可以完全体现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吗?

  该讲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科研人员普遍存在领域内什么研究项目最热门、最好发论文、最好争取国家项目,就做什么的现象。大家并不完全因为爱好和擅长,只是因为这些方向的研究具有上述“优点”。

  在申报国家级项目上,“排资论辈”“姜还是老的辣”现象更是凸显。主持项目者若不是教授,申请成功的几率很低。年轻科研工作者要想申请成功这样的项目,还必须拉上几个业界有“辈分”的科研人员,并且在科研经费处理上,年青教授分到的比例往往比较少,这样往往弱化了项目本身的创新点。

  评价体系的单一和生硬,使得我国学术造假严重,科研人员做项目“短平快”心理突出。

  2011年9月,刘路获邀参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数理逻辑学术会议,并做了40分钟的学术报告。在谈到与国外数学家接触的感受时,22岁的小伙子说:“国外的专家不浮躁,更专心于学术。”

  在我国,有多少青年科研人员能幸运如刘路,在中南大学那种宽松的创新环境中脱颖而出?

  声音四:能否给我们一个更公平的PK台

  改善职称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创新环境。比如工科的科研人员,SCI论文发表起来比纯理科要困难,他们的优势体现在工程的实际应用,将“SCI”作为其业绩的主要指标,无疑有失客观与公允。

  以往,评价科研工作,注重“SCI”论文的数量。如今,评价中开始提升到论文的“SCI影响因子”。不少高校在给科研人员奖励中,会与影响因子的高低挂钩。所谓影响因子,用一个大致能说明这个概念的比方:假设一本杂志,一年内,只有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被引用3次,则他的影响因子是3。

  问题是,即使在同一专业内,不同分支研究者的论文进行“PK”,都没法公平。比如,某一专业分支,只有一本杂志,那么所有的学者要查文献,引用,就只有这一个选择。而另一同专业分支,有十本杂志,则学者可以查的文献,可以引用的选择范围就大了十倍,其每本杂志的影响因子必然下降。因此,这个影响到学者们切身利益的因子该怎么公平衡量学术水准,也成了一个让大家颇感头疼的问题。

  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科研”双能手的人才并不是很多。是否能让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将时间更多的集中在他们的优势之处?是否在教授的评价体系中,也能划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

  职称评定问题,在我国广大科研人员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国的科教职称评价体系能够更为客观,那么我国科教人员的创新热情将会得到最大的激励。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