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心语:烦恼无益 回头是岸

时间:2006-05-21 17:01来源:健康报 作者:admin 点击: 255次
  

  “明明应该轮到我当主任,怎么让姓马的当了呢?姓马的到底给所长什么好处了?我是太小看他了?以后,我如何面对这种低人一头的局面呢?”

  老王翻来覆去,几天吃不香,睡不好,心里烦得要命。

  烦恼是一种心理失衡,若你常被烦恼纠缠而不能自拔,对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据医学资料统计,有稳定家庭和职业,又有良好社会关系的人,往往要比对私人生活和工作不满的人健康得多。生活不愉快的人,关节炎的发病率要高于生活愉快的人10倍;在缺乏亲密关系家庭中长大的人,比在亲密和睦家庭长大的人的癌症发病率高许多。美国学者赫姆斯认为,人们的健康和患病,同他们的不良心理刺激次数和轻重程度有关。他们编制了一种生活事件心理压力量表,将生活变化归纳分类,并加以统计。假定配偶死亡指数为100,离婚为73,退休为45,好友死亡为37等等。一年内累计200~299之间,患病的可能性上升51%;若超过300,则生病的可能性上升至79%,尤其是溃疡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身心疾病。

  心理研究表明,当人百无聊赖时,烦恼或孤单感就会扑面而来。心烦意乱必然会诱发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严重而过分的刺激自然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生活得最愉快的人。因此,工作有成就、生活质量高的人身心无疑是健康的。

  但是,生活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如意乃至挫折、失败常会发生。有的人因工作不顺畅而烦恼,有的人因家庭不安定而忧虑,有的人因失恋而悲伤徘徊,有的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自责或埋怨,有的人因受上司的无端指责而愤愤不平等等。每个人都必须承认,不受任何烦恼干扰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不回避,不让烦恼压得透不过气来,这是生活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经常处于烦恼包围之中而依然洒脱的人的共同特点。为了摆脱烦恼,你必须培养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使机体活动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在你遇到烦恼时,应把它当作一种挑战、一种心理修养的磨练,冷静地处置,妥善地化解。为了摆脱烦恼,你必须拓展生活空间,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愉快的刺激可以大大削弱。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