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生物能源

将秸秆“吃干榨尽”

时间:2012-07-12 16:16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 点击: 100次


作为胡锦涛主席出访欧洲期间中丹双方达成的多项商务合作成果之一,中国生物质行业代表企业圣泉集团与全球最大的工业酶制剂和工业微生物制剂生产商丹麦诺维信公司签署的酶制剂合作项目,即将于7月份开花结果。

  圣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唐一林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在获得丹麦诺维信公司提供的酶制剂之后,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借助生物技术炼制新能源、新材料的一体化项目正式 投产,将使圣泉集团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商业化生产纤维素乙醇的企业。

  跨越商产“分水岭”

  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制备纤维素乙醇,被全球有识之士视为变废为宝、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生态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一系列技术性难题的存在,纤维素乙醇商业化生产一直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

  据诺维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斯阁介绍,诺维信长期致力于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及工业垃圾为原料的非粮乙醇的转化与成本控制,下个月全球第一座商业化规模纤维素乙醇厂将在圣泉集团建成,将大大加快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进程。

  能否将每吨纤维素乙醇的酶耗成本控制在1000元以下,是业内公认的纤维素乙醇实现商业化的“分水岭”。唐一林表示,圣泉集团已经掌握了将秸秆转化成市场需求巨大的新能源、新材料的技术工艺,并采用全球独有的同步发酵工艺,制约纤维素乙醇的成本瓶颈可望就此突破,产品价格也将较传统乙醇更具市场竞争力。

  1吨秸秆可转化成0.9吨高价值产品

  在唐一林看来,与诺维信的合作,除了让圣泉集团走上纤维素乙醇实现商业化的最后一步之外,还打通了植物秸秆工业利用的全部路线,将有望创造出一个推进产业升级、加快民生改善、深化绿色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唐一林说,纤维素乙醇项目投产后,以圣泉集团目前的技术水平,在不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原料不同和市场需要,通过技术性调节生产纸浆、木糖或糠醛,深加工后可替代石油类高分子化合物高活性木质素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物碳,可用于生产增碳剂、活性炭、炭黑、炭纤维等产品,产生的沼气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剩余的成分还可以做有机肥。综合测算,1吨秸秆可以有效转化成0.9吨左右高价值的产品。

  一个厂可消化一个县的秸秆

  两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表示,秸秆具有与其他能源所不同的绿色、可再生等优点。

  若将1亿吨秸秆用于发电,年可替代4350万吨标煤。目前,我国的秸秆产出量已超过7亿吨,如果将秸秆“吃干榨尽”的生产过程全部实现商业化,不仅将解决农作物秸秆处理这个世界性难题,还能发展一个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能源新兴产业,为生物质化学品拓展无限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三农”问题的一个方面,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的核心是帮助农民增收。无论是秸秆直燃发电,还是生产颗粒燃料,抑或生产纤维素乙醇,每销售一吨秸秆,农民均可获利400-500元,全国7亿吨秸秆就能让农民获得3000亿元左右的收益。

  “在现在的项目运行成功之后,我们将尝试在全国10个县建10个示范厂。”唐一林告诉导报记者,“平均每个示范厂一年可消化50万吨秸秆,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县一年的秸秆产出量。按每吨秸秆500元的价格计算,可以直接给当地农民带来2.5亿元的收入,同时还将带来近2000个就业机会;而企业每年40万吨产品的价值也将达到25亿元,由此带给当地的利税也将十分可观。”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