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别用“应该”去要求伴侣

时间:2006-06-03 19:50来源:转载 作者:admin 点击: 206次

  “我们相处已经很多年了,我的习惯你清楚,你的毛病我也知道,有人说这就是相濡以沫。可我认为你应该知道的事情,应该理解的事情,你却不知道、不理解,更不能做得令我满意,我很失望、很难过……”这是许多已婚人士的心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起生活了30年的一对老夫妻,有一天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了,早上起来,妻子没有像往常一样,把烤好的长面包的面包头递给丈夫,而是自己品尝了起来,并且自言自语:“我给你吃了30年的面包头,这次也该我吃一次我最爱吃的面包头了!”听到她的话,丈夫惊讶地说:“我最爱吃的就是面包尾,我还一直以为你喜欢吃面包尾。”

  在这个故事中,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食物留给了对方,几十年如一日,但从来没有征求过对方的意见,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就一定喜欢自己所给的东西,而是把自己头脑中“想当然”的想法当作是生活中的必然事实去对待。

  再来看一个案例:王丽(化名)是一名教师,丈夫大伟是个经常需要出差的人。一次大伟出差回来,看见妻子很憔悴,就问她怎么了?王丽一听,没有说话就哭了起来,说天天早起为婆婆做饭,自己来不及吃就去上班,而最近工作比较忙,所以感到很累。大伟说,妈妈年纪大了,你起来做早饭是应该的,来不及吃就早点起,不要抱怨。妻子很委屈,说自己不是抱怨,只是婆婆不上班,可以自己做饭吃,她工作忙,来不及做的时候,希望婆婆能理解。丈夫则说,母亲辛苦了一辈子,做子女的就应该孝敬,而不应该抱怨。两个人为此发生了争吵,以至于闹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当然这个案例中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但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丈夫在心目中把妻子的角色刻板化了,认为对方“应该”如何去做,应该知道自己的想法。他的潜台词是:“我所担负的责任就是你的责任,我不在的时候你就是我,你就应该承担起我的责任。”在这个案例里,王丽和丈夫都希望对方能理解自己,而不是相互抱怨。

  上面的案例有一个共性,就是———夫妻都倾向于把对方的角色刻板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想当然地去处理双方的关系。其实,只要有了充分的沟通,分歧会迎刃而解。凡事想当然了,就想不到去沟通,于是只能以“想当然”的想法来处理人际关系。这种“想当然”的思维根源在于过度的自我中心、过度的自尊、自信,以及潜意识中想逃避责任的想法。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小诀窍:别用“应该”来衡量双方的每一分付出。(寻医问药网)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