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癌症研究

我国肺癌检测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时间:2012-09-25 07:28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未知

经3年多临床攻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发明了一种能快速准确检测携带“ALK融合基因”的肺癌分子诊断技术,可为患者节省巨额检测费用,并为晚期肺癌患者选择“有特效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个性化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临床癌症研究》上。

    “ALK融合基因”是癌基因,存在于3%—7%的非小细胞肺癌中,以该癌基因为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Crizotinib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出携带“ALK融合基因”的肺癌,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国际上“ALK融合基因”检测技术复杂,至少需2天时间完成,每例价格高达1500美元。

    陈海泉在一次研究中意外发现,当“ALK融合基因”发生断裂后,人体内的“激酶域”表达会显著增高,而“非激酶域”则不表达或低表达。根据这一特点,陈海泉课题组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实时定量的ALK融合基因检测”新技术,通过检测“ALK融合基因”断裂点前后ALK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出ALK融合基因。经验证,应用该新技术对95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检测结果发现了40例携带“ALK融合基因”的阳性标本,敏感性、特异性均达100%。此外,该技术还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等优势,可在90分钟内完成48例样本的检测,每例检测成本不超过30元。

    据悉,为表彰陈海泉的杰出贡献,美国胸科医师学院已决定,在即将举行的2012年年会上授予其“阿尔弗雷德·索弗研究奖”。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