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生物领域的品牌性盛会——第六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昨日在成都开幕,国内外数百名科学家和相关机构管理者就工业生物科技发展与应用展开研讨。
承办本届论坛的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负责人表示,工业生物技术与医疗、食品、环境等诸多领域相关,中国亦将成为现代生物制造强国,人类生活将随工业生物技术快速进步而呈现出巨大变化。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物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哪些?人类如何从这些研究中获益呢?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与会专家获悉,目前正在升温的基因治疗已经有了重大进展,但还不能指望其解决所有的疾病。而针对微生物的研究,成都生物所已经可以让五六年的新窖池,酿造出相当于五六十年老窖酿造的酒,口感等与老窖酒基本无异。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赵国屏院士:
基因治血友病已取得不少进展 基因治疗,一般是指将遗传物质传送到病人体内细胞中,并使其表达,从而使得病人重获健康或减轻疾病后果。
昨日会议提供的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的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近30个国家已完成、正进行或已获得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数字惊人,已超过了1650项。这与近年的基因治疗重大进展密切相关。
昨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国屏院士介绍,国内外科学家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包括基因治疗的研究,都陆续有重要进展,但对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利用才刚开始,尚需要大量研究工作。
赵国屏介绍,其实人们已经在血友病等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上,取得了不少进展,用基因疗法治疗艾滋病,也不是不可能。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赵国屏院士:
SARS病毒并未消失
曾主持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的赵国屏,昨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对于此前有报道称SARS病毒已经消失的消息谈道:“我专门查了说SARS病毒消失的消息来源,原来是美国科学家说已经8年没有发现了,但没有发现并不是消失。”
他认为,SARS病毒肯定还是存在于自然界的。
而对新型冠状病毒在欧洲被发现的问题,赵国屏介绍说,一种病毒厉害不厉害,可以从其传播能力和致死率上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从目前看确诊3人死了2人,致死率较高。不过3个人的样本太少,其传播能力现在看来,可能还不如SARS病毒。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中心主任李大平:
微生物技术“速成”老窖
时间越久的老窖池酿造的酒越是好酒。但昨日的第六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上,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专家透露,他们已经可以利用新的微生物技术,让几年的新窖池酿造出和老窖池一样的酒味儿。 研究人员发现,老窖池中的微生物种群在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后,在发酵过程中就能酿造出恰到好处的味道。也就是说,让新窖里也有老窖里的微生物种群,就可以酿造出和老窖池一样的酒。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中心主任李大平研究员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基本可以让5年、10年左右的新窖池,达到三十年或五十年左右老窖池的水平。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