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四院专家经过3年研究发现,汉族女性体内的染色体3q22.3中的ESYT3基因与冠心病发病有直接关系。如果该基因发生突变,那该女性必然会患上冠心病。这项研究尚属全国首次发现,日前获得2012年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此研究项目负责人、哈医大四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李学奇告诉记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生活方式等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是药物、介入治疗等,但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治疗,在我国冠心病基因领域研究成果却很少。
2008年,李学奇开始带领课题组潜心研究基因与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关系。经过基因排序等研究,通过统计学对比发现,女性冠心病与非冠心病者染色体3q22.3的ESYT3基因有明显差异,女性冠心病患者ESYT3基因顺序发生了变化,而男性该基因没有改变。进一步研究发现,冠心病与ESYT3基因的关系只有在汉族女性体内有明显体现,在欧洲等地其他种族人群中基因没有发生改变。经研究断定: ESYT3基因是中国汉族女性人群冠心病易感基因。
李学奇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发现ESYT3基因与汉族女性冠心病有关,这项课题进一步研究,有望将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提前至基因,不用等到出现病症才能诊断出患有冠心病,今后做个基因检测便可查出是否会有患上冠心病的隐患,如果ESYT3基因发生突变就可提前预防。此外,还可以研制专门针对ESYT3墓因的靶点药物,从基因上治疗彻底根治冠心病。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