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健康

动态心电图:更能洞见心脏的真相

时间:2013-09-13 09:14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何文凯主任

文/羊城晚报记者 胡菁 通讯员 骆茵 陈华山 

从事律师行业的陈先生最近因为时不时感觉胸痛、胸闷和呼吸不畅而问诊于心内科医生,医生建议他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陈先生觉得不解:做个普通的心电图不就可以了,两三分钟就有结果,何必24小时都要挂着一个仪器在身上,很不方便。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何文凯主任解释,心电图检查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普通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两种。普通心电图也称静息心电图,由于记录时患者处于安静的状态,虽然图像质量很高,但它有明显局限性——只能描记病人两三分钟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所获得的信息有限,难以发现心电的动态变化。对于那些间歇发作、缓解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正常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普通心电图容易漏诊。因而,就要借助动态心电图仪进一步检查。

何文凯主任介绍,动态心电图(Holter)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电极(一般为7个),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不同时间、不同状态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地记录于记录仪中。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在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的优势在哪里?

1、能协助医生判断患者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蒙或晕厥)是否由于心脏疾病引起,并确定其原因和性质,提高早期冠心病的检出率。

2、可检出隐匿性、短暂和特定情况下出现的心律失常,通过对心律失常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等的分析,结合病人日常活动与症状,帮助临床确诊。

3、除了对心肌缺血(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有很高的检出率,还可以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帮助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时选择药物。

4、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动态心电图能很容易地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动态心电图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 

5、通过对心律不齐的病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有助于确定是否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而对于已安装了起搏器的病人,可及时了解起搏器的脉冲发放与感知功能,从而评价起搏器的效能,以及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

因此,24小时动态心电图特别适合于没有明显自觉不适、但存在间歇性、偶发性胸闷、心悸、眩晕等症状的患者。

何文凯提醒,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应当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有些患者在检查时,往往怕记录受到干扰而刻意减少活动,这对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尤其对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不利。受检者应做适量运动,甚至较多地活动,以诱发症状的发作,达到诊断的目的。另外,受检者应做好记录,将一日中的活动状况、症状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供医生在分析心电图时参考。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