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东方IC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主任 吴文 &骨科副主任医师 尹东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郝黎 靳婷 “你喝牛奶吗?”如果你较少喝牛奶,又不喜欢锻炼,那么很有可能会在中年后出现骨质疏松。专家指出,女性在绝经期之后,体内的雌激素急剧下降,这导致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比同年龄段的男性高一倍多,更容易出现腰背疼痛、变矮、驼背甚至髋部骨折等,所以,女性进入中年后,更是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最好早晚一杯奶,补钙最方便。 1 骨质疏松易使女性髋关节骨折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者至少有1亿人,每年大约新增630万人。据调查,在广州地区,50岁-59岁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16.2%,女性为42.6%;60岁-69岁的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为31.6%,女性为69.4%。总体上来看,从50岁开始,女性的骨质疏松发生率就比男性高一倍多。 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尹东指出,一般来说,在骨科里常见到以下几种症状的骨质疏松患者—— 1、疼痛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为常见的症状,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即可出现骨痛,尤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可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剧;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变矮3-6厘米,驼背 随着疾病的进展,还会出现变矮的现象。在脊柱的椎体部位基本为松质骨,而椎体是上半身体的主要负荷体,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柱前倾,生理性后凸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为2厘米左右,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节椎体压缩2毫米左右,身高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一般来说,骨量丢失20%以上时容易发生骨折,即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情况下也会发生骨折,主要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肩关节及腕关节等。 据统计,50岁以上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为15%。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一年收治80-10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每年进行髋关节置换或固定的患者有200例。而女性由于在绝经期雌激素骤然下降,使得骨质疏松发生更为严重,因骨质疏松而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与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2 自我筛查骨质疏松风险 你有骨质疏松吗?可能你觉得,“我没有任何不适,腰不酸背不痛”,应该没有“骨松”。果真如此吗?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主任吴文说,一般来说,可以先做做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1、你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伤到骨骼? 2、你的父母有没有过因轻微碰撞或跌倒就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3、你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类药品吗? 4、你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超过3厘米? 5、你经常大量饮酒吗? 6、你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你经常患腹泻吗(由于消化道疾病或肠炎而引起的)? 8、你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你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你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症状? 以上,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是”,即为阳性,也就是说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高。 此外,也可以通过OSTA(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指数计算法来做筛查,这是基于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绝经后妇女的研究得出的方法: OSTA指数=[体重(公斤)-年龄]×0.2 例如:某女士,55岁,体重48公斤,则OSTA指数=(48-55)×0.2=-1.4 评定方法见下表 风险级别 OSTA指数 低 >-1 中 -1~-4 高 <-4 所以,该女士的骨质疏松属于中等风险级别。 很多老人追求“老来瘦”,但专家指出,如果体重过轻、脂肪太少也会影响激素代谢,从而不利于骨骼的负重锻炼与生长,导致体重过轻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吴文指出,若骨质疏松一分钟测试是阳性,或者OSTA指数≤-1,则建议到医院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以确定是否骨质疏松及其严重程度,以便及时防治。专家提醒,如果已经发生了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脊柱变形、身材变矮和发生脆性骨折,更是要做骨质疏松的诊断。 3 早晚一杯奶,减少“骨松” 女性的骨峰值在25-28岁,之后骨量就会逐渐减少,尤其在步入围绝经期之后,雌激素减少,骨量丢失大,发生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加剧。因而吴文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就应该注意补钙。 2002年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每天钙摄入量为389mg,仅为膳食参考摄入量的一半,所以营养师一般建议每人每天喝奶330g(早晚喝一杯牛奶),或食用其他相当量的奶制品,可以获得300mg的钙,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钙,基本能满足人体钙的需求。 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另一个好办法。因为肌肉在骨头上伸拉的动作能增强骨骼,快速行走、跑步、爬楼梯、瑜伽等都能保持骨骼强壮。 同时,吴文还指出,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不仅仅是钙的摄入量不足。许多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也会对身体的钙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蛋白质过多、摄入的“兴奋剂”过量(如茶、咖啡、酒精或巧克力),或缺乏锻炼、很少照射阳光等。 值得提醒的是,每天摄入过多蛋白质,每日超过140克(相当于一天吃450克鸡肉、鱼肉、牛肉或猪肉),会对骨骼构成威胁,因为过量的蛋白质会导致人体排出而不是吸收钙质。咖啡因则会令人体在未利用钙质前就将钙质排出。每喝下360毫升的碳酸软饮料、每喝下120毫升咖啡,就应补充20毫克钙。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