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全景 受访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主任 罗艳霞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惠芳 产后腰痛是新妈妈最常被困扰的问题之一。生了孩子,身体就好像被拆了一样,弯腰、久坐、久站都酸痛。康复专家指出,产后身体正处于全面康复状态,腰痛有其生理的原因,注意保养,一般这种腰痛一两月可缓解或消失。如果产后腰痛通过自己调理未见减轻,反而加重,则应请医生对症治疗。 A 产后腰痛 激素水平变化是主因 腰痛对于产妇来说,实在是太普遍了。在产后康复门诊,新妈妈彤彤告诉医生:“其实,我在怀孕期间就有腰痛,一开始大夫说是胎儿太大给压的,可现在产后已经一个多月了,腰痛反而更严重了,晚上睡觉不能平躺,不能翻身。早上起床起不来,起床后不能立刻弯腰或行走,慢慢活动后疼痛才减轻。”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主任罗艳霞说,引起产后腰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素水平如“过山车” 孕妇在整个妊娠及生产期间,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经历了“过山车”的状态。在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可达正常水平的三倍以上。到了产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而机体组织对激素的需要量很大,这种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功能紊乱进而产生了疼痛,比如产后容易出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多都与这种内分泌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2、被撑松的身体要恢复 由于孕期脊椎、骨关节的韧带松弛,骨肌肉韧带拉松、拉长,弹性下降,在分娩后,盆腔内的组织不会很快地恢复到孕前的状态,子宫也未能完全复位,在一定时间内,连接骨盆的韧带松弛,腹部肌肉也变得软弱无力,这些部位的痛感反射到腰部,就可能会引起腰部疼痛。 3、钙被宝宝吸收了 妊娠期间,母体为胎儿的发育提供钙、磷等营养成分,其中绝大多数的钙从母体骨组织中动员出来,如果孕期缺钙未能得到及时矫正,分娩后的妈妈就会消耗大量的钙质。再加上生完后坚持母乳喂养,使得妈妈体内的钙质流失加重,新妈妈在产后的骨组织处于缺钙状态,从而容易引起关节酸痛。 4、体力消耗过大 如果产后不注意休息,使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经常弯腰照料宝宝,如给宝宝洗澡、穿衣服、换尿片等,都可导致腰肌劳损,诱发腰痛。 5、产后束腰过紧 给宝宝哺乳的姿势不正确,经常采取不当或不放松的姿势给宝宝喂奶,如侧身、弯腰等姿势,另外,产后束腰过紧,使腰部肌肉总是处于不放松的状态中,也可能造成腰肌劳损而导致腰痛。 B 产后腰痛 不宜吃药 宜做理疗 产后出现腰背部疼痛,由于还处于哺乳期,不建议口服药物来治疗,此时,只能做做理疗,比如热敷、按摩等,平时注意休息,少弯腰干活。 罗艳霞说,医院的产后康复机构都有一些理疗可以缓解产后腰痛的不适感。比如温热疗法与电脑中频结合治疗的综合应用,可达到活血散淤、舒筋活络的效果。同时改善肌肉血液循环、组织代谢、止痛镇静及调整肌肉运动功能,对早期的疼痛效果比较好。另外,通过推拿按摩也可舒筋活络,改善腰肌紧张,缓解疼痛。 当然,对于产后腰痛,除了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及治疗外,也可以通过在家自己做好保健工作,来减轻这种不适感。 1、做康复体操 在产后不要总是躺在床上,应尽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比如,适当做一些预防腰痛的体操,以加强腰背部的柔韧度,使紧张的腰肌得以舒展。休息之余,可以用双手掌揉摸腰背肌肉,同时扭动腰部,以达到舒筋活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腰痛的作用。但产后切忌过早走远路,避免提过重物体等。 2、补足钙,休息好 产妇在饮食上要多摄入钙质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一些钙剂,恢复钙质平衡。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最好采取侧卧姿势,选择的床垫不宜太软。 3、注意腰部保暖 有些新妈妈产后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采取束腰的方法,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束腰可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病情。腰痛的新妈妈平时要注意腰部的保暖,特别是天气变化时要及时添加衣物,以避免腰部疼痛。另外,产后要避免过早地穿高跟鞋。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