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怎么理解回返性抑制的作用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

时间:2022-08-29 05:13来源:网络 作者:泉水 点击: 363次

首先要理解结构,比如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是起点,然后神经元突起投射形成两种不同目标的突触结构:①去极化的兴奋传向骨骼肌M②去极化的兴奋传向抑制性中间神经元R。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X(Renshaw细胞)的抑制性投射又回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与上面的②形成一个闭环(负)反馈。即A传R,R传A。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定义大体是:突触前膜 释放 抑制性递质 作用于 突触后膜 的受体,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超极化。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兴奋,去极化,释放兴奋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作用①骨骼肌M和②Renshaw细胞R

效应是:

①骨骼肌M收缩;

②Renshaw细胞R兴奋,反过来(突触前膜释放)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给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突触后膜 的 受体),导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上面的氯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膜电位下降,产生超极化的改变(符合上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定义),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就不容易接受上级下传的兴奋冲动了,这样就形成了完美的负反馈,使得兴奋冲动很难再下传到骨骼肌M。

当然,Renshaw细胞R只要能形成抑制性突触结构,还可以顺手把其他同级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B、C、D、E、F都给抑制了。

这样的好处在于,兴奋传递下来马上能够打断,不至于导致你骨骼肌持续的兴奋收缩,这样你整个人都僵了。

总体结果上来说就是,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一兴奋,然后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A就冷静了。

拟人比作为:你一兴奋,左手就打人,右手就狂按你的个人专属扇耳光机(只打你自己)的按钮,然后把你打冷静了,然后你就不打人了。这里的你只是给你打比方的你,不代表你,与你无关。

噫......一兴奋起来就自己打自己,这太可怕了!!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147seo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22-09-04 23:09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