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事迹

李振声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时间:2007-02-27 23:45来源:中新社 作者:admin 点击: 544次


        中共中央、国务院二十七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二○○六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他颁奖。

  李振声院士表示,对政府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十分感谢,将更进一步做好工作,牢记“发展农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继续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他透露,荣誉归于集体,奖金也应归于集体,这次奖金将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李振声一九三一年二月生于山东,一九九○年、一九九一年先后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和中科院院士,还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他历任中科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西安分院和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在迄今五十五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开创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小偃”系列品种;创建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提出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

  七十六岁的李振声院士还是中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专家,他曾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的建议并组织实施“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重要作用。一九九八年至二○○三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五年减产时,他又提出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于二○○○年设立,奖金五百万元人民币。除二○○四年度空缺外,此前已先后有九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物理学家黄昆、高性能计算机专家金怡濂、地质学家刘东生、航天专家王永志、气象学家叶笃正和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振声院士在小麦育种领域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及成果,以及他在我国粮食发展战略上作出的重要贡献,使他当之无愧的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年76岁的李振声院士和小麦打了半个世纪的交道。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李振声院士:在做小麦的超高产,我们现在比较稳妥的能够达到600斤,下一个目标就是650斤,700斤,还是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相结合。

        结缘小麦,是因为五十年前小麦条锈病的大流行。当时我国小麦单产很低,有小麦癌症之称的条锈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害,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旦染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收。

        李振声发现,传统的近亲杂交选育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条锈病,而一种野生的长穗偃麦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李振声院士: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能不能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

        好比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整整用了20年的时间,他和他的同事们攻克了杂交品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的难题,最终培育出了持久抗病而且高产优质的小偃系列品种。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李振声院士:总共加起来小偃系统产生的品种大概有70多个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150亿斤。

        李振声还在世界首创了染色体快速选育的方法,使小麦育种速度提高了数倍;他选育的能够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优质小麦小偃54,大大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并由此引发了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变革;他提出的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最终成形为“黄淮海战役”,为我国粮食产量走出徘徊立下汗马功劳。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李振声院士:我觉得荣誉应该归集体,奖金也应该归集体,我们就和研究所领导商量,把这次奖金全部交给所里,成立一个学生的助学基金,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李振声院士二三事:小麦里干出大事业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偃4、5、6号小麦新品种是20年前在陕西杨陵西北植物所时完成的,完成人就有10位;小偃54和小偃81是我1987年回到北京后,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同样也是集体的成果”。

  谈起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感受,李振声院士仍然像平常一样谦虚。小麦是小的,不仅名字里有“小”字,麦粒也如此之小,以致于单粒都不好称其重量,人们只好拿1000个麦粒来称重,叫做“千粒重”,用来描述品种的优劣。李振声院士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精力和智慧全部献给了小麦育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成果,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巨大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被誉为“小麦里干出大事业”。

  1、支援西部,潜心小麦育种研究

  春节前夕,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一间普通的会议室里,李振声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了这次采访,李院士早晨5点起床,准备了大量素材,并一字一句输入电脑。李院士对待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严谨、认真,脾气还特别地好。这些在学界都是有口皆碑。

  51年前,李振声院士响应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背起行李,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奔赴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杨凌,在西北植物研究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那时,农业生产上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30%。引起小麦条锈病大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病菌的变异速度比育种速度快!当时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需要8年时间,而条锈病平均5年半就能产生一个毒性更强的生理小种,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为了寻找新的抗源,李振声系统搜集鉴定了800多种牧草,发现野生的长穗偃麦草等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教授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教授的支持。

开展远缘杂交,有三道难题挡在面前: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从外观上看,杂种分离的类型很多,而且很不稳定。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面目全非了。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做了大量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弄清了问题的实质。

  接下来就是对杂种的鉴定与筛选。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细心的工作。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40天阴雨,到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一天的功夫,几乎所有的小麦都青干了,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种中除小偃6号的祖父(小偃55-6)和长穗偃麦草之外,其他全部青干了。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的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耐强光和干热风,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成为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

  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从而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远缘杂交对小麦遗传改良极为重要,但难度大,耗费时间长。为了快速地将外源优良基因导入小麦,李振声利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为材料,在国际上首创了一套新的染色体工程育种系统,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个重大成果受到美国遗传学会主席、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的奠基人的高度评价,并支持在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由李振声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这次会议。

  2、心系农业,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赶上了山东1940、1941、1942连续3年大旱,挨过饿,深知粮食的珍贵和重要。因此,除了小麦的科学研究,李振声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为农业生产提出科学建议。1987年,已经在西北工作了31年的李振声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任没多久,李振声就提出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  

  当时,我国出现了自1984年以来粮食生产的三年徘徊,三年粮食没有增加,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政府急于想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李振声通过三个月的调查,预测黄淮海地区有500亿斤的潜力,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在周光召院长的全力推动下,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发挥了带动作用。事实证明这个预测是正确的,当我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加到9000亿斤时,黄淮海地区的增长数是504.8亿斤。  

  2005年4月,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用大量科学数据对十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那本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进行了回应。李振声汇集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布朗的三个推论都不正确,都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  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  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0.6%,  微不足道。  

  李振声认为应该将这些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3、学点哲学,做研究少走弯路

  回顾50多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李振声认为有四点在自己的工作中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养育、培养和教育了自己,自己应该向他们、向社会做出回报。第二,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智慧有限,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第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探索和揭示自然规律,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研究对象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如小麦育种,平均需要8年时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所以,做这类研究,没有毅力是绝对不行的。第四,要依靠集体和团队。现代科学技术,除数学外,很少能有个人来完成,一般都需要一个团队,因此依靠集体和团队是成功的保证。

  李振声还反复强调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他说自己学习哲学的捷径是读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几十年的经验,让自己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李振声给自己谈起75岁之后确定的任务有三个:第一,  继续着力培养青年一代,促进他们的工作有更大发展。第二,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咨询工作。第三,  看看书报,练练书法。



当代“后稷”:本网专访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院士  

  题记:用什么标题来报道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呢?经过再三思考。我决定借用1986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一个长篇通讯的标题:当代“后稷”。这篇通讯报道了我国杨凌农业科学城的知识分子,李振声院士当时就在杨凌工作。今天,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这首先是他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所有杨凌农业科学城知识分子的光荣,也是全国农业科技界的荣誉。“后稷”是尧和舜时的“农官”,他树艺五谷,教民稼穑。1932年,于右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亲自勘察地址,选择杨凌,成立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如今的杨凌已经举世闻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科学城。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