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名人讲坛

王澄《中国应该停止大规模药物和中草药研究》

时间:2007-04-21 11:00来源:医学8号楼 作者:admin 点击: 461次

关键点:中国研制的新药不可能比国际目前通用的药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

我于2006年8月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藏药可能是含有过量重金属的毒药》(附件一)。文中我就中国研究新药的事说了一句很重的话。我说:就目前中国的落后的科技水平,中国要发展新药比登天(神舟6号上天)还难。

从开发新药的角度上看,中国的水平是很差很差的。1。研究人员的总体科学素质极低,很多有科研经费的人不懂英文。2。研究经费很少。3。与一项研究有关的其它领域的同步研究贫乏。4。研究人员不诚实。5。我国目前完全没有研制新药的社会基础,全国从上到下都是“现代制药学盲”,特别是批准项目的人。6。中医中药一直在严重干扰中国的现代医学进步。这些人是故意捣乱,明知自己不能为,还要为之。

今天看来,一个落后国家的新药物研究的成效很像该国的武器研究的成效。中国这样一个低科技水平的国家,研究武器不如买武器。因为你花了再多的钱,研制出来的武器也打不过先进国家的武器。这些研究的钱就等于白花了。(如果能买到的话,)你不如去买先进国家的武器,买了就能用上,花的钱没有浪费。同样的道理,中国研究新药不如买先进国家的药物。一种是为富人花大钱买外国的新型药。另一种是为百姓买过了专利期的廉价(西)药并想法自己生产廉价药。用钱买咱们国家自己生产的更好。这两种,无论那一种都比自己研究新药强,不会浪费钱。买来吃了就解决问题。因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不可能研究出比先进国家更好的药。那么你如果研究出比当前先进国家更差的药,它有何用啊?我在这里强调的一个“买”字,可以避免上面我提到的六个研究药物的错误和浪费。

看看中国大陆过去的50多年来,负责新药研究批钱批项目的人都是从今天国际角度上看完全过了气的“爱国主义科学家”和领导。他们对现代制药一知半解,或不懂装懂。他们顶着中华的光环,披着民族的虎皮,随意糟践中国人民的血汗钱,百姓的纳税钱。总有一天会有人和他们算算这笔账,过去的50多年,中药花了多少钱做研究,研究出来了多少国际认可的新药?这些人在申请和审批项目的时候许下的愿是专门骗国家领导人的,他们当中有人知道,也有人完全不知道这个项目在中国当前的技术力量下,是根本做不出来的。根本做不出来比当前国际通用的药物好的中药。他们当中也有有良知的人,但是正不压邪。在中国,中医中药这一块儿,科学是政治的奴才。大家只好假说同意,装腔作势做几年研究,拿出一个假药,劣药,无效药,然后就要想法逼着中国人去买。中医药就是这样用中国人民的生命漫无边际地寻找中药的神奇。

下面就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李振江的道白(附件二):“(降脂通络软胶囊)它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入选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课题,并被国家科技部、国家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为了研制这个产品,先后历时八年时间,企业投资数千万元,如果不能进入医保目录,迅速扩大销售,大量研发经费将无法收回。”

李振江提案要求国家对中药企业扶大扶强。李振江说:“应该取消中药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限制。”为什么西药需要严格检查其“安全性、疗效是否确切”,而中药就不用查了呢?李振江说:“中药和西药不同,即便是新(中)药,其安全性和疗效也完全可以保证。”因为是中药所以不用查,混帐逻辑。李振江要求国家给错误的立项擦屁股。因为花了数千万元,研究出来的是通不过药监局的检查的药。中国有李振江这样上了贼船的商人生产中药,根本不讲科学态度,百姓哪能有个好。

健康报记者刘燕玲也在说同样的话。她写文章呼吁藏药应进入基本用药目录(附件三)。为什么?因为“藏药在发展中一方面受到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银行等部门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一方面却受到了现行药品管理政策的极大制约。2000年版的《医保目录》只收入各个民族的药物47种,其中藏药只有10余种。2004年版的《医保目录》扩容后,中成药品种增加了98%,西药品种增加了42%,而民族药一个没有增加。致使国家和企业的资金白白投到大西北这些项目上。” 请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银行等部门项目资金审查人懂得多少现代国际制药知识?

中国医药界也有很多有良知的人,周超凡就是一个。他一直在用个人的力量努力纠正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的错误。他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国际接轨,要以化学名代替商品名注册的办法,新药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西药必须要有新的化合物,中药必须要新的处方制剂。只有真正属于新药的,才发给新药证书。只有取得新药证书的药品,才设立试行标准和监测期。”

周超凡又说:“以治疗肝炎的药品为例,中药有270多种,西药也有很多种,但新药就比已有的药好吗?管理部门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不符合的就不要受理,但等别人研制出来以后再不受理就是好几十万甚或几百万的浪费,我建议对新药在研发前进行立项,没有创新的就不要再研制,从源头上掐断。”

中国目前遇到的如何处理中医中药这个“清室遗留问题”是一个世界上没有过的难题,可以称之为国难(国家的困难)。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躲。政府官员见到搞中医中药研究的人走过来,就知道骗钱骗命的又来了。政府官员应当马上挟紧钱包开溜。把钱全部花在买西药上,这样才对得起中国百姓,因为一分钱也没浪费。

我不是不同意研究中药,而是不同意大规模研究。比如目前在中国任何一所医学院校,只要申请课题中加上装饰性的中药字样,就能获得批准。因为出钱的人是“爱国”加愚蠢。出钱的人以为人人都参加就会成果多多。我和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穷国的医生谈话,了解到在那些国家,科学研究是很少人的事。因为他们自己知道他们做不出来什么东西。只有在中国,在一片缺乏国际现代医学知识的中医群体中,不停地涌动着“中药的神奇作用”和“在世界上打响这一炮(贾谦语)”的痴人梦语。世界上很少有像中国知识分子那样,群体性地热爱科研。先生申请到了科研经费,老婆一定要多炒一个菜,期待着先生平生第一次科研就能出重大成果。无知就是一种浪费。不少人明知自己做不出什么来,但也要骗政府的科研经费,这更是中国当前非常流行的公开的秘密。这些错误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审批的人,这些审批的人早就过了气。他们当中有多少人知道“中药也得做药代动力学实验”(附件四)?

中国人慢慢就会明白中国人“自行研制的药”是个什么东西了。在中国生产出来的中药完全不能达到国际安全性、疗效确切的基本要求。他们为了把他们生产出来的伪劣药卖出去,能做的就是用政治势力压迫药监部门。

最后一个保护中国13亿人生命健康的就剩下国家药监局了。国家药监局的责任是把任何一个新药拿来和国际通用的药作比较。科学实验证明这个新药比目前国际通用的药效果好,副作用低,才能批准使用。(经验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新研制的药总体上都不如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药。)如果国家药监局也被中医收买了,把和当前国际通用的药比,证明这个新药是一个假药,劣药,无效药,低效药,但也被批准使用,那么中国人民得病的时候就只要死路一条了。

在今天社会舞台上,我们反对中医的人士,特别是反对花国家的大量钱去研究中草药的人士,就像是白蛇传里的法海,那些着迷研制中药和生产中药的人像白蛇,白娘子,而那些支持中药研究的,有权利批钱的高层人物就是许仙。看到许仙一直不能摆脱他和白娘子之间50多年的政治爱情,法海仰天长叹:许仙啊,你再这样执迷不悟,早晚会被白蛇拖下水的。

(完)

附件一。 王澄:藏药可能是含有过量重金属的毒药。2006年8月17日 (医学捌号楼med8th.com)

附件二。代表李振江:国家应对中药企业扶大扶强。

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充分发挥祖国传统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方面说明了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医药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国家应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优秀中药企业要出台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扶大扶强,以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发展中药具有重大意义

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不仅对于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解除病痛、带来健康、全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因为:

首先,中药疗效显著,副作用低。中药为炎黄子孙服务了几千年,在防病治病、解除病痛、繁衍子孙后代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经过不断的验证和发展,尤其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具有独特疗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免疫功能调节等方面具有优势。抗击非典期间,中药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有目共睹,相比西药,中药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也为大家所熟知。

其次,费用低廉是中药的绝对优势。相同类别、相同疗效、相同剂量的药品,中药产品的价格一般约为西药的5-30%。并且中药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特点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大大节省全社会的医疗成本。比如神威药业生产的五福心脑清软胶囊,是国内十大心脑血管病用药,有非常好的降血脂作用,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脑梗塞及半身不遂、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头晕等,效果非常明显,集预防和治疗于一身,平均每天的服用金额才一块钱,与同类西药产品少则五六十元,多则几百元的价格形成鲜明对比,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虽然一直没能进入医保用药目录,每年仍然有数百万的使用者。多年以来,虽然原辅材料、能源、工资和各种费用都已经大幅上涨,但是该产品一直没有涨价,企业就是要让普通老百姓都看的起病,吃得起药。

再次,中药在不断发展,克服了味苦难服、起效缓慢的弊端,已经适应了现代生活的要求。控释技术、靶向定位技术、脉冲给药技术等中药生产共性技术研究的现代化,超微粉碎技术、纳米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等生产技术以及设备设施的现代化,标准的现代化,注射剂、软胶囊剂等现代化的中药剂型,使中药脱离了大药丸、苦药汤的老面孔,成为作用机理清楚、质控指标严格、安全高效、质量稳定、服用剂量小,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的现代中药。比如,传统的藿香正气水疗效显著,但含有大量酒精、又苦又辣,服用量大,让人望而生畏,通过中药浓缩工艺把苦口的药液用明胶包裹,制成软胶囊,深受欢迎。再比如安宫牛黄丸,是中医急救的圣药,但是大药丸子服用不便,如果是昏迷病人,就很难服下去,而且起效慢,通过把安宫牛黄丸制成清开灵注射液,改口服为静脉输液,适应症更广,消除了中药见效慢的错误意识,被称为中药抗生素。

二、当前中药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虽然中医药对于人民的医疗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代以来,民族自卑感导致人们普遍轻视、贬低、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就在去年,还有某知名大学的教授提出让中医药退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网络上出现取消中医药签名的闹剧。中医、中药日渐式微成为不争的事实:

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医疗保健用主要依靠中医药,当时有中医药人员29万,西医药人员不足9万,而到2004年,全国已经有西医药人员350多万,中医药人员依然是29万。五十多年里中医药人员数量没有增加,而素质和技能已经大不如前。西医院校数量是中医院校数量的3倍,西医医院的数量是中医医院数量的4倍,而且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一般规模很小,中医院校也普遍按西医模式培养中医学生,中医教育严重西医化,很多中医专业学生主要的功课就是学习英语和数学,中医专业课倒是可学可不学的,中医教育的质量很低,中医的优秀技能和经验没有传承下来,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日渐匮乏。

中医事业发展的滞后也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的困境:中药产业的增长率连年低于全医药产业平均水平,中药企业销售收入在全国医药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目前只有20%左右,规模最大的中药企业销售收入也只有20亿元左右,企业的研发实力微弱,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作为我国的国粹,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卓越疗效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切实的验证,而当前在临床应用中却被边缘化,往往只是做辅助用药,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中,中药所占的比例也偏少。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