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音乐只是大脑的一场幻觉

时间:2008-03-12 02:37来源:新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70次
人类感受音乐的能力来源于不断更新的音乐经验以及历久弥新的音乐记忆 getty图我们所听到的,只是现实世界在意识领域的表达。大脑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抽象成音调、音色、音强、旋律等信息,然后进行整合,进而在大脑中构建另一场幻觉。音乐正是大脑设置的这样一场骗局

  即使你不会演奏乐器,也不是音乐发烧友,你都无法否认音乐对于生活的重大意义。达尔文曾提出,音乐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人类祖先使用语言交流之前,并且音乐为人类所独创。但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发文称,相比于动物,人类只对旋律具有某种独特的感受性。但在本质上,音乐却又只是人类的一种幻觉,是大脑的一场骗局。

  音乐是人类的独创?

  你有没有想过,猴子喜欢什么音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近年来英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乔什·迈克德莫特教授就以长尾猴和绢毛猴为对象,花费了15个月对它们进行了研究,结果却发现,猴子们对音乐一窍不通,从而也证实了一个之前流行的一类观点,音乐是人类的独创。

  迈克德莫特教授以长尾猴和绢毛猴为对象,来观测它们对不同音乐类型的反应,包括轻柔的俄罗斯摇篮曲、德国电子音乐、莫扎特的交响乐等,当然选择还包括绝对的安静,没有任何音乐绕耳。

  但实验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猴子对音乐几乎没有什么鉴赏力,音乐对于它们而言,相比于爆发力强,充斥着奇怪的人工合成声音的打击乐,这些猴子们更钟爱舒缓的音乐;但相对于舒缓的音乐,而无论是何种轻歌曼舞,还是余音绕梁,而猴子们永远还是最爱安静。显然,猴子在本性上缺乏对于旋律和不和谐的噪音的判断本领。

  虽然从进化论的范畴来说,猴子与人的区别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是如果因此妄断猴子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与人类相同的话,那这则实验提出鲜明的否定性。

  实际上,迈克德莫特的实验结果一经公布,蒙特利尔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依莎贝拉·佩瑞兹就提出:鉴于猴子并没有与人类同等的音乐鉴赏力,因此可以大胆地假设人类是唯一与音乐具有内在、自然联系的族群。

  依莎贝拉认为,此前科学界一直持有的“人类独特说”是合理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类不仅具有独特的音乐品味,同时人类所具有的创造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都是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人类与音乐之间的互动与生俱来,比如叫卖音乐、弥撒曲等都肩负了一定的社会功能性。相较之下,鸣鸟只是通过歌声求偶或是扩张势力范围,而海豚只是在每一年的特定时期在巢穴中歌唱。相对而言,音乐之于其他动物,只是担负着单一的功能。他认为迈克德莫特的实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种传统论断的正确。

  动物的功能性音乐

  然而,科学界对此还是有更多不同的声音。英国一些人类学者认为,若进行深入研究,则会发现“人类独特说”这种传统论述的立场摇摇欲坠。事实上,并非只有人类才懂得欣赏音乐。他们指出,当我们听见音乐时,其实映入脑海的是其旋律,而并不是音调,这也就证明了为什么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演唱同一首歌,我们总能分辨出来,也同时从侧面印证了人们对于音调变化的手足无措。即使旋律不变,而变换音调之后,人们便难以认知。长久以来,一些研究者们质疑这种能力并非人类所独有。当人们把八哥或鸽子熟悉的旋律升高或降低八度之后,它们也显得茫然。在这一点上,人类与其他族群的共通性显而易见。

  无独有偶,美国另外一些研究者在针对恒河猴的实验中发现,面对一些简单的旋律时,恒河猴可以毫不费力地听懂转换八度之后的音乐。但是一旦涉及到旋律含混不清的音乐时,它们几乎无法记住任何旋律,更别提识别转换音调之后的音乐了。这些试验之后,人们意识到人类与别的种群都对于那些无调的旋律也一筹莫展,而且无法轻易辨识更换音调之后的旋律。

  除了音乐鉴赏力方面的程度相似之外,在一些研究者眼里,人类也并不是唯一能分辨出不同音乐风格的种群。甚少用声音进行交流的鲤鱼,却有着异常敏锐的听觉,它们能分辨出巴洛克音乐和电声布鲁斯的区别。庆应义塾大学的渡边教授养着一群麻雀,它们不同于迈克德莫特实验中那些对音乐不感兴趣的猴子,它们显然喜欢音乐并且喜好鲜明。麻雀们对于传统古典音乐的偏好让它们更爱聆听轻快流畅的维瓦尔蒂的作品,而并不太喜欢稍显沉闷单调的埃利奥特卡特的音乐,令人不禁称奇。

  先前提到的关于人类音乐的社会功能一说也有不少的反对者。针对支持者提出的动物使用音乐只是来求偶或是保护领地的说法,反对者认为决不能以偏概全。虽然求偶和保护领地的确是重要功能,但是也不能忽视另外所担当的角色,比如传递信息、增强凝聚力等。而人类音乐的社会化功能有时也仅是局限于单一的场合,诸如婚丧之事等。在功能性这一点上,并无法绝对地体现出人类的优势。

  音乐只是大脑的一场幻觉

  当我们谈论音乐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当然地认为已经看到了音乐的本原?而在心理学家丹尼尔拉维庭看来,音乐只是一场大脑设置的骗局。

  虽然绝大多数的人信赖我们的所见所闻,但总有一些研究者们提醒我们,真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我们所听见的只是现实世界在意识领域的表达。首先,一连串的大脑活动选取独特的神经网络,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抽象成音调、音色、音强、回声环境、旋律重复率等信息。在这种自下而上的过程之后,大脑进入整合阶段。脑前叶接受了这些基本信息之后,开始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以期形成一个能被感知的整体。

  在经历这些复杂的传递与整合后,大脑逐渐开始构建我们听觉中的“真实”,而这些“真实”来源是我们确实听见的声音以及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听见的声音。进化论的理论认为,这种构建真实的模式来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填补”能力。当音乐中的某一小节被抽离,而以静音代替,却鲜少有人发觉,因为人类的大脑自然而然地把缺省的部分补足,因此听觉上并不会发现这一疏漏。这一“填补”能力恰到好处地被作曲家所应用,他们因此并不担心某一段旋律被突然加进的其他乐器所打断。

  音乐是大脑设置的一场骗局。它不但利用大脑的“填补”功能,而且音乐继而还要在大脑中构建另一场幻觉。现代的录音技术让在音乐中模拟现实生活成为了可能。比如,技术能让我们体验现实生活中不曾感受到的别样敏感细节。而现实中,录音工程师和音乐家常利用特效来“欺骗”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比如,我们的大脑会通过回声的效果来判断一个封闭空间的大小,判断它是狭小的卫生间,中等规模的音乐厅,还是有着高顶的大教堂。录音工程师往往就是利用这类不同的回声来判断,来与我们大脑玩游戏,构建出一个超现实的状态,以表现他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除了空间上的构建,音乐还能牵动人类对于时间的敏感的神经。爵士吉他大师派特麦席尼和平克·弗洛伊德的主音吉他手戴维·吉尔摩都在演奏中大胆采用瞬间的延迟,营造出一种另一个世界的迷幻感,仿佛我们听见的那个世界并不真实存在,但是这种不真实又是我们所痴迷的另类。

  人类感受音乐的能力来源于不断更新的音乐经验以及历久弥新的音乐记忆。我们的大脑从带有人类文化记忆的音乐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喜欢音乐,并由此被它们打动。


陈梦喆(编译)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