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生命探索

中科院多项成果入选年度十大医药科技新闻

时间:2006-01-01 17:15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43次
由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健康报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百洋杯”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的评选活动在京揭晓,五项中国科学院成果榜上有名,分别为“中国学者解密细胞呼吸链‘膜蛋白’”、“果蝇学习记忆有协同双赢和相互传递的功能”、“我国科学家揭示吗啡镇痛作用新原理”和“β抑制因子可做药物信号‘二传手’”、“我科学家发现引导神经生长方向的新机制”。

    其中,“中国学者解密细胞呼吸链‘膜蛋白’”成果的完成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带领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科学家团队,他们尝试用新办法解析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II的精细结构,最终完成了这一由四种不同蛋白质组成的膜蛋白复合体的精细结构测定。该成果为研究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和李氏症等多种与线粒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真实可用的模型。7月1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解析线粒体膜蛋白复合物II精细结构的论文,这是25年来我国大陆科学家第一次将完整、系统、原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该杂志上。该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解析出这种与呼吸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复合体的精细三维结构,成为线粒体呼吸链研究领域一个新的里程碑。

    “果蝇学习记忆有协同双赢和相互传递的功能”成果的完成者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建增博士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生物物理所的郭爱克院士,他们研究的果蝇学习与记忆的最新成果——“果蝇跨模态学习的相互作用”于7月8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该论文首次发现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不同模态之间,具有学习与记忆的协同双赢和相互传递的功能。将单独的视觉和嗅觉模态的输入信息衰减到几乎不再能引起果蝇的学习与记忆效果时,在时间和空间同步条件下,将这两个接近阈值的模态信息提供给单只果蝇,检测发现两者之间大“弱-弱”联合,竟然能导致跨模态的新的增强了的学习记忆,即“协同共赢”的效果。他们还进一步发现,在接近阈值状态下的视嗅双模态同步呈现和共操作条件化之后,此时再来分别独立检验视觉或嗅觉单模态的记忆获取时,视嗅各自都形成了有统计意义的记忆。这表明视嗅双模态之间的记忆不仅实现了“协同双赢”,而且还实现了“互利互惠”原则。此外,记忆可以在特定的范式下跨模态地相互传递,能够从一种(如视觉)向另外一种模态(如嗅觉)传递。

    “我国科学家揭示吗啡镇痛作用新原理”成果的完成者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博士指导的感觉系统研究组及其合作者。他们发现了斩断吗啡等阿片类药物耐药性的关键分子,这项重要成果的论文于8月26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细胞》杂志上。据介绍,人体内的P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大分子,名叫“P物质前体分子”。张旭博士等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大分子是调控吗啡等镇痛的关键。研究人员通过动物研究还发现,只要剔除小鼠体内的P物质基因,小鼠就不会产生吗啡等耐受,镇痛效果也大幅提高。由此得出P物质基因就是产生耐受性的罪魁祸首。该研究突破了痛研究中对于P物质的传统认识,认为P物质不单纯是一种致痛物质,更是直接调控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镇痛功能和耐受性的关键分子。

    “β抑制因子可做药物信号‘二传手’”成果的完成者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裴钢院士领衔的课题组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药理研究中心马兰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他们经过4年的合作研究,发现原本认为在细胞中仅起抑制作用的一种因子——β抑制因子,同时具有直接向细胞核内传递药物信息的功能。12月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细胞》刊登了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据介绍,许多药物通过细胞“受体”在人体内产生作用,β抑制因子对口的是细胞最主要的一类“感觉器官”——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如何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多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以往研究发现,β抑制因子能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递,从而抑制药物作用。裴钢院士和马兰教授在研究中偶然发现,当药物与细胞膜上的阿片受体相遇后,β抑制因子转而成为药物信号的"二传手",径直赶往细胞核。于是,两个课题组潜心4年合作研究,终于发现β抑制因子还兼任了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使角色。药物与受体结合后,β抑制因子可将药物信息传递到细胞核内,并通过染色质重构,调节基因转录和细胞功能,改变细胞的功能,影响细胞的生长。该研究的新发现,可以通过激活或抑制β抑制因子,治疗相应疾病,因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将为今后的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据悉,该成果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我科学家发现引导神经生长方向的新机制”成果的完成者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袁小兵和王以政研究员及其学生李艳、贾怡昌等。他们应用生长锥转向分析方法,首次观察到神经细胞外的导向因子——一种称为BDNF的蛋白质,在把信号传递到细胞膜内过程中,能打开一种称为TRPC的细胞膜阳离子通道,促使神经纤维最前段生长锥内的钙离子浓度增加,从而能引导神经纤维朝BDNF浓度高的一侧方向生长。该研究揭示了引导神经信号需要激发钙通透的离子通道——TRPC这类阳离子通道新的功能,这将对研究神经损伤再生机制提供新的启发,国外同行审稿人认为,“这是一项做得很好也很重要的研究”。 该成果发表在3月10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超级链接:

    2005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

    一、我国人禽流感防治科研取得进展:大陆首次确诊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病例,人用禽流感疫苗获准进入一期临床,2005年修订版人禽流感诊疗方案出版。

    二、我国航天医学科技人员在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创新,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多舱航天飞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十五”食品安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快速检测技术和装备、国家标准和规范等方面获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初步建立了我国食品安全网络监控和预警系统,在食品安全技术的支持下,对苏丹红、孔雀绿、保鲜膜等多项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事件重新审视。

    四、我国科学家在《细胞》杂志年内共发表四篇论文:解密细胞呼吸链“膜蛋白”;在世界上首次创立哺乳动物转座因子系统;揭示吗啡镇痛作用新原理;发现β抑制因子具有直接向细胞核内传递药物信息的功能。

    五、国家“十五”攻关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进展显著——共取得新药证书22个,27个品种完成全部研究工作申报新药证书,115个品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我国科学家揭开黄连素降血脂奥秘,有望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杂志上。

    六、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获得重要成果——证实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是中国成人主要死亡原因,论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世界最大样本量、同类研究历时最长、方法最新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型帕金森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中国人帕金森病患病率并不低,论文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七、我国医疗卫生科技人员在四川资阳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局部地区流脑爆发疫情、安徽省泗县疫苗接种群体事件、印度洋海啸卫生救援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诊断和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急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能力明显增强。

    八、我国继续加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应急机制,完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制度,加强上市药械安全性检测,减少公众药源性危害。在今年数家跨国公司畅销药械不断出现安全性问题的情况下,该体系发挥积极作用,有效防止问题药械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九、我国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取得重要进展:重组人脑利钠肽、碘131美妥昔单抗注射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剂和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等4个生物制品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十、我国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果蝇在视觉和嗅觉不同模态之间,具有学习与记忆的协同双赢和相互传递的功能;证实引导神经生长方向的新机制,名为TRPC的细胞膜阳离子通道在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自然》上。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