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侯喜林:十三年心血,小白菜“换”大奖

时间:2006-01-25 12:23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16次
        1月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喜气洋洋。  

  在柔美欢快的乐曲中,南京农业大学侯喜林教授迈着矫健的步伐,精神饱满地走到主席台前,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手中接过了奖励证书。他所负责的不结球白菜优异种质创新方法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月13日下午,记者在南京农业大学一间办公室见到了他。黑亮亮的头发,红润的面色,一双睿智的眼睛闪着明亮的光芒,加上他说话时的有力手势,让记者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出他领奖时那种万分兴奋之后的“余味”。  

  对此,他也毫无任何掩饰。  

  他说,以前虽然去过人民大会堂,但都没到过大厅,这是第一次进去,而且是为领奖去的,当时心情非常激动。  

  不结球白菜,俗称小白菜。他带领的研究组利用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创建出不结球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新种质;利用秋水仙素诱变出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新材料;还利用杂种优势途径育成多个新品种,其品质和产量都比传统的不结球白菜要好。  

  “这个奖来之不易,整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且里边还有老一代科研人员的心血。”他说。  

  在1992年的时候,侯喜林教授就开始着手研究不结球白菜新型胞质雄性不育新种质的创建课题。然而,刚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  

  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先从不结球白菜种子发芽后的子叶和下胚轴游离得到原生质体,所谓原生质体就是去掉细胞壁的细胞。但是由于种子里有内生菌,这样,在培养原生质体的时候,内生菌也开始繁殖,严重地干扰了原生质体的培养,致使科研工作无法继续开展。  

  他冥思苦想,什么办法都用了,基本已经接近“山穷水尽”,可是依然无法在保证原生质体再生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杀死内生菌。  

  这条技术鸿沟似乎注定无法逾越。侯喜林逐步没有了信心。  

  “那时,我的导师知道后,找到我,对我说,就是因为有困难,才让你搞下去,如果很容易做,大家都做了,还能轮到你吗,因为难,才更能出成果。”  

  此时,面对导师的鼓励,侯喜林已经没有退路,他要背水一战。  

  他利用一切时间去思考,饭前想,饭后想,睡觉想,刷牙洗脸时都想,还经常和院里的老师交流。那段时间,他整个大脑绷的全是这跟弦。终于,在一年半之后,他用一种物理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这只是研究的第一步,还要用原生质体培养出植株;利用非对称融合技术获得融合细胞并再生出植株,这在不结球白菜研究方面是第一次。”他说。  

  那时候,由于农大科研条件还不够先进,他只能经常骑着自行车到省农科院去做实验,每次回来都是夜里两三点。在一个夏季夜晚,天气骤变。满天星星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接着,乌云从天边滚滚而来,闪电撕破天空一角,雷声隆隆响起,大雨倾盆而下。此时的侯教授正一人骑着自行车在黑暗的道路上行走,他没有带任何雨具。那夜,回来之后他就病了,而且一病就是半个多月,一直是发高烧。而病刚好之后,他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这项科研做下去,面临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但是,不管有多大困难必须要坚持做下去。”他说。  

  也就是因为这些艰难辛酸的经历,今天,四十多岁的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时,也就显得更加的激动和兴奋。  



  ■链接  

  咱们的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5名,教授21名,博士生导师16名。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