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名人讲坛

华裔教授陈刚:我们只是做了个比较漂亮的实验

时间:2009-08-07 01:40来源: 作者: 点击: 82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美籍华裔教授陈刚领导的研究小组日前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在微距情况下,关于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定律并不适用。这一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陈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谦逊地表示:“我们的主要贡献只是做了个比较漂亮的实验。”

  关于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1900年提出,是描述物体间热传导的基本法则。为解决经典力学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普朗克在提出这一定律时把电磁波量子化。受其启发,爱因斯坦后来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因此,可以说普朗克定律为现代物理学打开了大门。不过科学界一直怀疑此定律在物体极度接近时并不成立。

  普朗克本人曾于1905年表示,在物体距离与波长处于同一量级时,该定律可能并不适用。“普朗克是真正的大师,其预言可谓高瞻远瞩。”陈刚说。

  陈刚早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著名华裔科学家田长霖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他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纳米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并担任多个国际权威期刊编委,在纳米热发电、制冷材料和太阳能发电材料方面获得美国多项专利。

  据陈刚介绍,几十年来,不少科学家力图通过实验证实普朗克定律的局限性,但一直未取得突破。

  陈刚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二氧化硅制成的小球和平板取得了突破。在他们设计的实验中,小球与平板即便接触,也只有一个接触点,从这一点开始将小球与平板分开,可以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梁测算出二者在不同距离下的辐射。

  “测试这种微距下的辐射也比较有意思。”陈刚说。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梁有两层,一层是金属,另一层是氮化硅薄膜。即使温度变化轻微,二者的热膨胀和所产生的应力也不一样,悬臂梁就会偏转,此时利用激光测试偏转的角度,便可测算出辐射的大小。“这是非常灵敏的测热方法,也非常新颖。”

  “真正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可能有七八年了,但目前所采用的实验设想两年前才真正开始。”陈刚告诉记者,“取得现在的成绩殊为不易,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据陈刚介绍,论文第一作者申盛为实验成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悬臂梁测量微距下的辐射得益于其学生、论文第二作者阿尔温德·纳拉亚纳斯瓦米。

  目前,陈刚的研究小组可以在实验中做到精确测量30纳米距离的辐射。陈刚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改进实验条件,力争做到可以精确测量物体在一至两纳米距离的辐射,他相信届时测量结果会更令人惊喜。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