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诺贝尔奖

百年辉煌身后的阴霾 诺贝尔奖失误与教训

时间:2010-10-08 02:08来源: 作者: 点击: 33次

  DDT的惨剧

  美国女生态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曾描写过一座笼罩在杀虫剂阴影的死寂城镇。虽是虚构但在70年代可以找到许多类似的实例,而造成这种惨剧的罪魁祸首之一——DDT,就曾是诺贝尔的座上嘉宾。

  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明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瑞士化学家米勒。虽然最初目的是用来杀虫,但杀虫的同时还杀灭其他生物,进入食物链,物质循环,对环境的破坏是极度可怕的,同时自然选择非但没有让杀虫剂消灭了害虫,反而让他们的耐受性越来越强,以至于不得不发明更具毒性的药物。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DDT的杀虫剂可以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组织里,甚至进入到和动物的生殖细胞里,破坏或者改变决定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DNA。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雕也曾因杀虫剂的毒杀而濒临灭绝。直到1997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评委会才公开表示,为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DDT的发明者而感到羞耻。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