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维基百科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06-03-16 09:51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94次
  我们可以相信谁?这个问题是目前维基百科(Wikipedia)争论的核心所在。维基百科是网上百科全书,任何人均可访问——也可编写内容。

  有些人将维基百科视为未来:该计划不仅造福日访问量达100万次的用户,还授权于一大批义工。迄今,义工们以100多种语言撰写了180万条目。其他人则认为,由业余爱好者编写百科全书的想法,是过时的上世纪60年代乌托邦式的理想。显然,这种想法因最近的一  

宗争议事件得到了证实。一名恶作剧者在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中加入了对美国知名记者约翰·塞根塔勒(JohnSeigenthaler)的诽谤。



  基本假定是正确的

  对于维基百科的批评人士来说,项目启动5年后才推出这类安全措施,证明塞根塔勒对这套网络百科全书的描述是恰当的,即它是“有瑕疵、不负责任的研究工具”。但到目前为止,维基百科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仍表现完美,这也可证明维基百科对于人们的诚信与能力的基本假定是正确的。

  对此,明显的反驳是,维基百科可能仍潜伏着其他不计其数的谎言、谬误和误解。

  迄今,有关维基百科可靠性的证据,几乎完全来自经验,但许多人核查了自己专业领域的条目,通常对该网站印象深刻。

  按更科学的方法测量维基百科可靠性的少数几次尝试,已验证了经验证据。最近,由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任命的专家组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维基百科条目典型的准确性不比《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Britannica)逊色多少。但批评人士再次指出,调查的规模小得可笑——从80多万英语条目中仅抽取了40来条。而且,这些条目局限于维基百科见长的科学领域,这无疑反映出那些擅长编辑网页内容的人群的特征。

  随着维基百科以每天1500页网页的速度扩充,其可靠性证据能否超越“粗略”令人怀疑。何况,对许多人来说,维基百科的可靠性永远不够好。



  信任本来就有非理性成分

  这种态度是否理性尚不清楚。话说回来,研究已反复表明,“信任”本来就包含相当大的非理性成分。在《信任:从苏格拉底到炒作》(Trust:FromSocratestoSpin)一书中,南安普敦大学的基隆·奥哈拉(KieronO’Hara)博士以公众信任民意测验的结果为例。这些结果通常将新闻记者置于可信度尺度的底部,而将新闻广播员放在顶部。而事实上,多数新闻广播员也是记者,他们的职责也不过是朗读其他记者所撰写的稿件。

  关于信任度下跌的报告,也不那么可信。今年10月,《消费者报告网络观察》(ConsumerReportsWebwatch)的一份调查表明,与去年相比,约有十分之九的人对使用互联网更为谨慎,25%的人声称已停止网上购物。忙得不可开交的网上零售商,会相信这些结果吗?

  简而言之,就信任而言,人们的行为与言论之间存在鸿沟。虽然许多人对维基百科吹毛求疵,但他们仍将使用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质量的疑问,可能会使维基百科的用户,比那些购买据信可靠的百科全书的消费者更加精明。



  最大谜团:图的是什么?

  但是,最大的谜团在于为什么维基百科的质量比人们的预期好得多。条目编写者无任何经济奖励,不署名,也无表扬,他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做好这份工作?

  这里的解释,可能与另一种社会现象相似:在餐厅给服务员小费,尽管你不太可能再度光顾,因而不太可能获得优质服务作为回报。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Frank)教授表示,这种“无意义的”给小费行为是一种证明可信度的方式——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行为提升了自我形象;而且,这固然可能并不带来明显的回报,但“好人”的人格面貌(persona)在其他场合可以带来利益,如寻找伴侣或得到工作。

  因此,维基百科人(即维基百科的编写者)为这一宏伟工程作出贡献,可能是要向自己证明:他们愿意只为造福他人而辛勤工作。

  如果是这样的话,维基百科的崛起可能证明,世界终究并非无可救药——不管新闻记者是怎么说的。



  注:作者系英国伯明翰阿斯顿大学(AstonUniversity)访问讲师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