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农林牧渔

超级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2)

时间:2006-03-30 10:10来源:作物研究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54次




  受  IRRI  超级稻育种的启发,中国农业部从1996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国超级稻育种及栽培体系”计划,并提出了中稻或一季稻超级稻小面积最高单产目标。除了产量指标外,还要求北方粳稻和南方籼稻米质分别达到部颁一、二级优质米标准,抗当地1~2种主要病虫害。针对早籼稻和连作晚稻因受生育期限制,原标准中产量指标过高的状况,农业部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2005年3月提出修订后的早籼稻和连作晚稻产量指标分别为9.3  t/hm2  和10.2  t/hm2。  



  我国的“超级杂交稻育种”从1998年起连续3次得到总理基金项目的资助,并从1999年后连续被列入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予以重点支持,目前已累计投入近6000万元。  



2  中国超级稻的研究成就  



2.1  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继续保持国际领先  



  我国超级稻发展始终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育种理论探索、种质材料创制以及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等方面都有新突破。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专文介绍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选育理论。到2004年为止,我国已先后选育14个超级稻新品种(组合)。这些新品种通过了省级或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在百亩示范片验收平均产量超过10500  kg/hm2,有些新品种百亩片产量达到12000  kg/hm2。  



  我国超级稻技术和产品已开始向国外输出。如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D优527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两优E32已通过越南的品种审定,D优527出口种子320  万公斤,创汇400万美元。中国超级稻还深受菲律宾青睐。  



2.2  超级稻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引向深入  



  我国超级稻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呈现4个特点。一是示范组合增多。过去我国高产示范的超级稻品种与组合不多,现在不仅组合与品种多,而且类型齐全。  



  二是推广示范面积大、示范点多。2004年,全国11个超级稻百亩片产量达12000  kg/hm2,其中3个百亩片连续两年产量过12000  kg/hm2,标志中国超级稻大面积产量12000  kg/hm2  的第二期目标已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实现。至2004年我国已累计推广超级稻746万公顷,增产稻谷112亿公斤。  



  三是不同组合与多种栽培技术相配套,出现百花齐放、同出高产的局面。如2004年全国超级稻百亩示范方,有移栽的、也有直播的;不同示范点采用不同的组合,分别配套超级稻集成高产技术、强化栽培以及“麦作式”旱作等栽培技术,呈现出百花争艳、同出高产的局面。  



  四是从山区到平原,全国各地百亩示范方到处出高产。如2005年9月在云南省永胜县寿源乡水稻示范基地,超级稻Ⅱ优28经现场实割验收再创18449.55  kg/hm2  的世界水稻单产新记录。  



2.3  围绕超级稻品种选育的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在超级稻品种选育取得突破的同时,超级稻品种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  



  一是超级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超级稻育种建立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平台,发掘出32种抗病、抗逆、品质等重要性状基因的紧密连锁分子标记或功能标记110个,奠定了大规模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技术基础。  



  二是超级稻选育高新技术独领风骚。中国在超级稻品种选育中,大量采用了分子育种、航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技术,创立了一条突破超级稻育种技术难关的正确途径,应用诱变、离体培养、航天育种等技术,先后育成了一批不育系与恢复系,创造了许多育种新材料。  



  三是超级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顺利。中国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北京华大基因中心等单位合作,于2000年5月启动了“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中国科学院2003年实施了超级稻计划的姊妹计划——“水稻基因组测序和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组研究”。目前这些项目进展迅速,已独立完成籼稻全基因组测序和粳稻第4号染色体测序,获得了世界首张籼稻基因组序列图,结果在《科学》和《自然》发表。水稻抗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耐盐、抗旱、氮磷高效利用、分蘖、脆秆、茎秆伸长、不定根生长等一批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基因的克隆取得突破。克隆了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稻瘟病抗性、株高、生育期、分蘖等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基本完成了全基因组  DNA  序列的精细测定。  



2.4  超级稻籼粳型与早晚稻配套,高产与优质兼顾  



  目前全国超级稻品种主要是籼型杂交稻,但沈阳农业大学也已选育了沈农265(1996)和沈农606(1999)等系列常规粳型超级稻新品种,其“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研究及其应用”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由浙江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甬优6号”粳型超级杂交稻,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典型籼粳杂交稻。2004年经浙江省科技厅等组织专家在宁海县、温岭实割验收,高产示范田产量分别达11588.7和11157.9  kg/hm2,达到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产量指标,开创了籼型与粳型超级杂交稻齐头并进、并驾齐驱的新局面。  



  我国早稻超级稻育种与示范也取得了进展。2005年7月湖北省有关专家对湖北省武穴大金镇周干村的两块超高产示范试验田的湖北大学选育的早稻新品种两优287早稻现场收割测产,产量高达9642.0  kg/hm2,打破了湖北省早稻产量最高不超过9000  kg/2的历史。2005年7月,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的11  hm2  示范片,平均产量9265.5kg/hm2,最高产量10405.65  kg/hm2,超过了农业部超级稻计划早稻百亩片平均产量9000  kg/hm2  的指标,标志着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超级早稻育种和高产技术集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