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江南大学专利申请连续两年名列前茅

时间:2006-04-09 10:04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67次
        2004年,以平均一天申请一项专利的成绩位居全国高校专利申请第七名、江苏省高校第一名。2005年,又以683件的申请数量和244件的授权数量,双双名列全国高校第四、江苏省高校第一。这是3月底记者获悉的信息。该校校长陈坚认为,这是高校站在自主创新的前沿,为国家、为社会知识创新体系的形成应做的贡献。  

  据悉,江南大学着力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使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孙志浩教授的“微生物酶拆分制备D—泛解酸内酯及用于生产D—泛酸钙与D—泛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姚惠源教授主持的“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这些成就的影响下,学校专利申请也突飞猛进。如“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课题组研发出多孔淀粉、米糠健康食品等6项成果,目前已获授权专利4个。  

  黄卫宁教授的冷冻活性面团技术在谷物化学与冷冻、发酵和生物相互交叉技术领域已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同时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8项。  

  尤为可喜的是,江南大学不光注重专利申请,更注重专利成果的转化。截至今年1月,姚惠源教授领衔的6项成果已在全国10家大企业投入生产,一年内转化稻米100万吨,产生约50亿元产值、5亿元的利税收入;陈坚教授的专利“一种从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方法”,已经在浙江海宁金潮实业有限公司的年产2万公斤谷氨酰胺转胺酶制剂的生产中应用,提取收率高于70%;徐岩教授的专利“微生物脂肪酶酶法合成酯的方法”已在国内许多家著名酿酒企业应用推广,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该专利研究成果自1999年在江苏洋河集团应用以来,在提高洋河大曲品质和节约用粮方面效益显著,每年平均为企业新增税利2004万元。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